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计算机论文 >

试论ACCP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设计(2)

时间:2015-08-05 09:03 点击:
(一)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是:围绕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需要,调研社会市场的需求,科学设计和选择项目,通过项目载体带动专业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完成工程项目所需要的

  (一)“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是:围绕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需要,调研社会市场的需求,科学设计和选择项目,通过项目载体带动专业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完成工程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而设计出的课程体系。
  项目是指具体的工程项目或生产项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项目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掌握技术,提升职业素养,实现培养目标。
  (二)项目带动式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1.市场性原则。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的,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专业培养计划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具备较强的市场就业能力。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就不能准确把握岗位核心能力,也就不能科学地选择和设计项目,由此而形成的课程体系也必将在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上产生方向性错误。
  2.综合性原则。构建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成功关键就是项目的合理选择和设计,项目必须具备岗位能力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全面性,否则,项目就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由此而带来的能力设计缺失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岗位能力的缺陷,这就背离了构建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目的和初衷。
  3.可行性原则。一切形式的教学改革都离不开具体实际,同样构建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也要与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课程体系的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在实施构建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时,一定要考虑到学校是否具备相应办学条件(如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也就是说项目设计要遵循可行性原则。
  4.带动性原则。项目带动是构建和实施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灵魂,新课程体系的形成和价值就是靠项目带动来实现的,项目带动也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因此,要想成功构建和实施课程体系就不能弱化项目的带动作用。
  (三)“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
  从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来看,可大体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本校学生所培养的层次,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摸清行业及岗位技术发展状况,探寻岗位需求趋势,分析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研究岗位综合素质的形成过程,调整和确立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主要就业方向,并以此梳理出岗位核心能力的构成模块。
  2.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领头,专业教师以及工作一线的岗位骨干人员组成项目设计小组,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专业素质模块,结合已有的专业培养经验,以突出岗位核心能力为目标,从工作实际中精心选择或设计出一个或多个综合性强且专业知识涉及面广的项目。
  3.依据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紧紧围绕完成项目这一核心任务,逆向推导出一系列的多层专业课程,形成具体项目的相关课程组图。
  4.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对所有项目课程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必要的整合,尽可能实现课程的最优化组合,最终确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总目录。
  5.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和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结合项目实施先后顺序和专业培养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学制总的专业教学计划表。
  6.以专业教学计划表为蓝本,将学生的相关专业课程考核及毕业设计与项目挂钩,在以完成项目为核心任务的带动下,精心选择或自编教材,积极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按计划实施新的课程体系。
  7.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市场调研,及时修正专业教学计划表,探究更科学更合理的课程体系。
  (四)“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1.依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准确把握岗位核心能力。这里所指的岗位核心能力,是指能胜任岗位工作所必需的职业价值、主要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等[6]。传统的高职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市场职业定向不明显,课程开设多而全,岗位核心能力不突出等特点。由于受学制时间的限制,学生所学知识肤浅、岗位技能差,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根据实际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参照ACCP课程设计的市场性和岗位性理念,进一步理清思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依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准确提炼岗位核心能力。
  通过明确岗位核心能力,为下一步项目的合理选择或设计指明方向、明确重点,同时也为专业建设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特色打下基础。
  2.合理设计项目任务,精心构建课程体系。要想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合理地选择或设计项目任务,通过项目任务带动课程体系的构建。项目任务的选择或设计,在紧紧围绕岗位核心能力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专业知识的覆盖面和岗位能力的综合性。项目数目不宜太多,但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项目任务的带动下,通过分析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构成,带动相关核心课程的确定;通过核心课程带动相关支撑核心课程的主干课程的确定,依此类推,可设计出多层交错结构的课程结构。
  3.围绕项目主线积极开展教学,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只是完成了人才培养的计划,而在执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项目带动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体现ACCP课程设计的项目性才是培养岗位核心能力的关键。
  在贯彻实施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项目主线开展教学。首先,将项目任务进行逐层分解,按知识和能力模块落实到具体课程和实际教学单元中,形成多层次的子项目模块结构,按由小到大、逐层递进的方式推进项目任务的完成。其次,为了能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将项目推进与课程考核挂钩,以此来调动师生开展项目任务教学的积极性。
  事实说明,只要紧紧围绕项目主线积极开展教学,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就能激发起广大师生积极实施特色课程体系的教学热情,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4.精选精编项目式教材,确保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要想有效实施项目带动式的课程体系,教材的建设是一个难点,也是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教材,将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广大专业教师要依照新的课程体系要求,精心选择教材。同时,教师还应主动转变观念,抛弃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强调系统性逻辑性的教材编写思想,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编写模块化的、以能力形成为中心的项目式课程教材,为有效实施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添加“催化剂”。
  总之,在ACCP课程设计理念的影响下,以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以项目为主线,以岗位能力的形成为核心,运用逆向设计思路,创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新模式,打破了传统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