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实验记录本:实验记录本,是上课老师上课期间机器出现有什么问题,可以方便记录在记录本上,为课后方便实验室管理员查看,维护。 3 教学管理 1) 软、硬件的匹配:为满足教学和科研的应新需要,实验室应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软件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有时较大,不同的软件对系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经常与教师沟通,征询教师意见十分必要。在安装软件之前,需要了解各种软件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再跟据实验室现有条件合理安装以保证软、硬件相互匹配、良好运行。 2) 充分利用资源,科学安排实验:学校为适应教学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必定会逐步引进配置更新、更高的机器设备。如何安排好实验室的课程,既要达到满足各类实验的要求,又要合理、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也很重要。例如图形类课程和语言类课程因其对计算机硬件要求不同,我们可以相应安排在较新和较旧的实验室,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课题等有一定特殊性的课程应该安排在较为专业的实验室。 4 人员管理 1) 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它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计算机硬件升级换代的周期缩短,软件更新的速度加快,要求实验室管理和维护人员不仅要及时更新知识,加强应用能力,积累丰富的经验,还要多了解一些学科发展的特点、动态和趋势,更快的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 2) 强化职责意识、服务意识: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实验人员能否端正服务育人的态度并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有着密切的关系,严格执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经常与指导教师沟通,从实际出发及时、主动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5 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要搞好实验室建设,必须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学生上机守则》《实验室操作规程》《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等,这样就能对教师、学生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只有建立好的管理体系,使学生和实验室教师都能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才能保证良好的上机秩序,顺利完成教学实验和实训。 总之,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是一种专业性很强和繁琐的工作,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不断学习最新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技术和方法, 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徐芳.机房网络化管理[M].湖北:江汉石油职工大学,2006. [2] 王亚琴.粱方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17). [3] 何晓阳,朱亚平,余志,等.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3). [4] 黄艳琼,梁俊.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2). [5] 孙秀英,李洁,尹燕霞.实验室安全防范体系的建设和应用[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