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网络广泛运用的现状下,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满足人们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已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原则及现状出发,对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影响因素;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5-8383-02 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促使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为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带来了便利,也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随之其可靠性问题也成为最重视和亟需研究的问题。只有为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才能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可靠运行。 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内涵 通俗的理解,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就是计算机网络在规定的时间与条件下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其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条件、时间与任务,从理论上来讲,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就是计算机网络可以在提供的规定时间及条件下,其网络系统连接畅通,无异常状况发生,并能提供规定时间内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网络容量。然而,计算机网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的影响,其可靠性容易缺失,致使计算机网络运行出现问题,带来一定的风险损失。 2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 遵循冗余设计原则 在计算机网络设计之初,需要对网络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考虑,为了保证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就需要选择性能更优、安全系数更高的计算机服务器及网络产品。因此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冗余容错功能共需强大的产品,这样能减少网络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2 遵循开放性设计原则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中,利用开放性资源更新计算机网络,核心期刊查询是提高计算机网路可靠性的技术保障。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设计,应该按照技术标准采用开放性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出这一体系结构对异构系统与异构设备的互操作的支持作用,有效提升网路的扩展与升级能力。 2.3 遵循成熟与通用设计原则 在计算机网络设计中,不应该拘泥于已有技术,应该从超前设计的思想出发,结合现有技术的先进性与适应性特点来选择相对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促进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实用性的提升。同时,在设计计算机网络时,要充分考虑其兼容性,设计的网络要支持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连接及信息的存取服务,提高计算机网络的灵活性与兼容性。 2.4 遵循全寿命周期设计原则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网络的整体性能,从全寿命周期的设计思路出发,采用最佳的系统性能配置,以促进网络系统最优使用性能的实现。同时,为了保证网络系统的稳定性,要优先选择稳定性较强的软件与硬件,提升系统的使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