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1994年开始有机会做节目主持人,当时在浙江电视台起步的。然后,1996年考入上海东方电视台。2002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岗位的变化就是一次又一次挑战,这是对心理的挑战,你又一次变得不自信了。 朱军:就是那个里程表又一次归零了,得重新开始磨合。 第二种情况:受话人能在适当的时机对发话者未说完的话补充自己建议的结尾。 董卿:有观众给了我本新华字典,她说,我知道你都会带一本新华字典在身边,你身边的那本已经很旧了……是的,我身边的那本新华字典已经很旧了,那是我小学五年级拿了演讲比赛二等奖的奖品…… 朱军:那赶紧把这本换上,把那本藏起来,那可是文物。 董卿:那位观众还说,一是希望这本字典对你工作有帮助;另外,也希望你像字典,一直在我们观众身边。 第三种情况:会话参与者能预测句子的结尾部分,并能发出与说话者同样的话来。 董卿:所做的节目《欢乐中国行》,我记得有一个月我们跑了八个城市,八个城市你不带休息,有一次朋友打电话来说:“你在哪呢?”我就抬着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朱军:不知道在哪。 董卿:不知道在哪。(两个人同时说出这句话) 这是《艺术人生——董卿》的会话语段,三个语段分别体现出会话参与者识别“可能结尾”的能力。朱军识别话语的“可能的结尾”的能力非常强,能够抓住话轮的转换时机。 2.2.2合作原则与会话双方话段的连贯性 美国哲学家格莱斯认为所谓连贯的语篇是“语篇解释者通过对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次要目标相联系的各个具体关系做出推论,这些次要目标存在于为整个理解过程所需的被推论的意图之中”。例如:“LarryKinglive—JimCarrey”中的一段: JimCarrey:Didyougetthebriefing? LarryKing:Hehe. JimCarrey:ThequestionsIwon’tanswer. LarryKing:Yeah,Igotit,Igotit,ok?I’llstayawayfromthat. JimCarrey:I’mtryingtocontrolthisthing. LarryKing:Thatonearea.Ineverknewyouhadthatproblem. Carrey:hmmm? LarryKing:IneverknewyouhadthatproblemthatIcan’taskabout. JimCarrey:No,Isayyestoeverythingnow.ExceptpropositionA. LarryKing:Iknew,you’reright. 此话段是LarryKing正式采访JimCarrey之前双方的交谈,可以看出这个对话语篇是连贯的。仔细分析,这里有很多衔接方式在起作用:(1)用Yeah回答是非问句;(2)用it指代thebriefingthatLarrygot;(3)用that指代thequestionthatJimCarreywillnotanswer;(4)JimCarrey的回答也是和LarryKing的发话有着强烈的语义相关性,且回答方式简洁、直接。 此话段的连贯性集中体现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会话中的衔接方式使会话内容紧凑精简,一环扣一环,更有条理。 2.2.3合作原则与会话者所具有的共有知识 会话参与双方所共有知识背景也影响着话轮转换的进行。如果会话参与者双方没有共有的知识,就会出现冷场,这样,会话参与者一方可能会转移话题或终止谈话,会话就难以顺利进行。例如《财富人生——张艺谋专访》中的话段: 叶蓉:还有项记录早已打破就是投资达3.6亿,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巨大的一部电影,那我想问3.6亿投资,票房达到什么样的数值…… 张艺谋:才能收回来。 叶蓉:对,才能收回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