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生态保护与短期经济利益的矛盾。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对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可是由于看重游客数量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近几年终南山北麓不少景区内例如沣峪口在出山口周边兴建了大量的人工景点、娱乐设施、度假山庄、宾馆、招待所和农家乐,但由于城镇乡村普遍缺少环境保护设施,这些单位的生活垃圾和废渣无固定贮存场所,目前由当地乡镇、村集中填埋,填埋场地缺乏正规防治污染措施,垃圾未经处理就乱排乱放,甚至有些单位随意将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倒入山谷和河道,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 4可持续发展下的终南山北麓生态旅游对策分析 4.1正确处理好游客数量生态承载力的关系 组织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方向和目标任务,研究确定旅游带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这样就能更准确的计算出游客临界容量。在旅游旺季比如十一"黄金周"期间尤其要注意接待游客数量要让位于景区的环境生态承载力。 4.2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终南山北麓由于森林植被遭受历史性破坏,加之河流密布,落差大,暴雨频发,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常有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要结合水土保持林营造、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河流治理工程,加强综合防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终南山北麓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保护资源环境的主力军作用,要使他们认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不断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4.3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区域生态旅游品牌 为了整合旅游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就要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进行联合经营,整体推销,这样就会加快区域旅游带的整体开发建设。在体制创新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打造好、建设好终南山北麓绿色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品牌。 4.4加大扶贫开发和资金投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制约终南山北麓旅游、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瓶颈就是资金投入不足。所以为了加大旅游、绿色产业和扶贫开发等资金的投入,就要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发展,政府可以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和社会融资等加大资金的投入的力度,还要大力度支持开发建设项目,并使投资者与收益者有共赢局面,这样才能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局面,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董红梅.陕西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 [2]许振华,于学军等,山西省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5). [3]刘焰.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产品绿色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戴维·A·芬内尔.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5]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EB/OL].2009-04-29. 基金项目:西安社科规划课题"终南山北麓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XF204)。 作者简介:梁静(1983-),女,讲师,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