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城市物流概念问题
目前,对城市物流发展问题的认识并不清晰和完整,亦未形成统一的城市物流概念。鉴于城市物流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要,在城市物流发展定位上不断出现新的提法,在推进城市物流发展中关于产业发展方向、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困扰城市物流决策者,因此,需要全面认识物流业在城市的发展,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物流概念。
1.城市物流发展问题的认识
在国家、地方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格局正发生变化,物流企业在运作上逐渐呈现出网络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信息化发展特征。由于城市是物流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城市在承载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从过去摸索阶段物流业相对盲目的发展,转向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性和针对性更强,城市在有意识地适应物流企业运作特征,以成为物流企业的运作节点方式承载物流业的发展;二是从单纯注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向明确战略目标下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培育、产业物流提升、物流信息化、物流政策制定等系统化发展转变,更加注重将城市物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围绕节点的物流产业组织系统;三是从强调物流业的独立发展,并做大做强物流业,向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与融合发展转变,同时积极营造物流环境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新的物流业增长点。
城市物流业的发展特征,要求城市按照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城市在区域中的经济发展地位与作用出发,培育为区域服务的物流业,建设区域物流服务系统;同时,按照物流业对城市经济和产业布局发展环境改善的要求,充分发挥物流业的基本服务功能,推进城市物流系统建设。
2.城市物流基本概念与内涵
基于以上认识,城市物流的基本概念是:以城市为物流业发展与服务载体,在确立城市承载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物流服务功能,以及适应城市内生产、生活物流服务需求的战略基础上,以整合、聚集城市物流资源为手段,通过建设对外、对内两大物流服务系统而形成的物流体系。为此,城市物流概念具有以下基本内涵:
(1)区域物流服务功能。对于不同城市,其物流服务的区域范围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物流服务功能与范围直接相关,范围决定物流产业规模和内容。由于交通运输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城市为中心的运输服务能力和效率发生了较大改变,不仅运输服务的选择性增强,而且,物流企业的区域分拨、配送服务半径,在运输服务的支持下,往往达到200公里左有,从而决定了城市在建设区域物流服务系统时,存在较强的竞争。城市的区域物流功能具有竞争性,在发展城市物流时,区域辐射范围成为重要的战略性决策问题。这种范围通常义不是城市一厢情愿决定的,需要考虑城市的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产业能力、资源聚集能力等,是与特定的产业物流服务紧密相关的,城市需要审视自己的区域辐射资源。城市在战略上确定辐射的范围,其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物流增加值,以及延伸产业链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2)城市内物流服务功能。这是城市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功能,是保障城市生产、生活质量与效率的基本环境条件,也是形成城市区域物流功能的基本保障。城市内物流服务的基本功能是覆盖城市区域的配送服务,是各种产品、各种特性的配送系统的集合体。由于城市的生产、生活往往与区域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城市的生产布局、生产规模、商贸服务等往往以区域辐射作为其发展目标,从而决定了城市内的物流服务必须与区域物流服务功能建立有机的联系,以便保持整个经济活动的物流服务效率和效能。因此,城市的区域、内部物流系统的建设并非分别进行的,需要进行整体的系统规划。
(3)城市物流资源整合、聚集。按照城市的区域、市内物流系统建设要求,为实现两大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降低城市物流综合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承载物流企业的网络化运作等,需要对城市既有及新增的物流基础设施等资源进行整合,以便使物流资源在空间布局上与城市发展相匹配,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环境条件。同时,城市为获得增量物流发展效应,必须在网络化企业的聚集,物流服务需求资源的聚集,尤其是区域物流服务的要素聚集等方面取得发展,实质上是引导资源聚集,并通过区域物流组织与服务创新,加快物流产业的聚集发展进程。
二、城市物流发展政策分析
近些年来,大批城市以物流规划和促进发展政策为主要形式的物流业发展政策陆续出台,国家也从支持物流节点城市布局发展的战略层面,支持城市物流发展和依托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加快聚集物流资源,营造了较好的城市物流发展政策氛围。通过对这些政策内容的分析,我国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物流发展战略与产业内容
(1)发展战略。许多城市确立了较高层次的物流业发展战略,将物流业作为城市提升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以及“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环境和条件。但是,部分城市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仍以物流业本身作为发展目标,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物流需求相对较弱,就物流论物流很难取得发展的实效。因此,将物流业置于较高的战略地位,并非无限夸大物流业的作用,而是现实条件下将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作为一个整体,利用物流管理与服务的基本特性,带动和提升相关产业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
(2)发展内容。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城市内外物流服务系统的建设,涉及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整合与建设,以及物流企业的培育与发展。这方面是目前几乎所有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重点所在,政府在投资、土地、税收、企业引进与培育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具体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物流服务系统建设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不够,即与城市物流战略匹配的物流系统的物流服务具体内容不够清晰,导致政策的作用效果被打折扣。
首先是以城市物流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参与区域物流服务竞争为手段,完善城市对周边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的物流服务系统建设,涉及系统功能、系统结构、建设重点等内容。其次是以城市生产、生活为服务对象的城市配送系统规划与建设,核心是城市配送创新模式的培育,实现多模式配送的发育与发展,适合城市需要的配送模式的成熟,以及创新模式的扩张发展,形成创新力强、分工合理、资源整合、运作高效的配送发展环境,实现企业成长模式的转变,形成靠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企业发展格局。
二是城市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包括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技术应用、物流管理流程再造,以及依托物流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运作效率和竞争力问题,也包括在此基础上的物流服务外包问题,是推进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企业与物流企业发展中的对接问题。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的政策扶持着手:对于存量企业,可以通过示范项目的选择确定,扶持有基础的企业进行企业物流管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接,培育物流服务需求,加快提升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对于增量的企业,可以将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布局、企业引进与发展等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进行发展政策设计,提高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基础上的产业发展的起点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