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引导消费扩大内需的思考(3)

时间:2015-01-14 16:53 点击:
首先,它不利于发展生产,因为生产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的,没有消费就没有动力;用抑制消费的办法,只会抑制消费需求,使生产失去动力。[6]其次,它不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素质。只有生产产品,才能创造出懂得其性质、

  首先,它不利于发展生产,因为生产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的,没有消费就没有动力;用抑制消费的办法,只会抑制消费需求,使生产失去动力。[6]其次,它不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素质。只有生产产品,才能创造出懂得其性质、运用其功能的人。如果没有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就不能有电子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就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再次,它不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生产发展,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需求,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也就没有动力。因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得不到根本提高。

  有的人担心采取积极消费的方针,与艰苦奋斗的建国方针相悖。这是理解的偏颇,把艰苦奋斗的建国方针与消费指导方针混为一谈。提倡艰苦奋斗建国,是基于我国的发展基础落后,要有苦拼苦斗的精神,但这绝不是要求一般居民去节衣缩食,真正需要注意节约或控制的,一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成本费用;二是国家的行政开支;三是国家官员行政的奢华作风;四是某些形式主义的铺张浪费。

  四、引导消费的对策

  提倡积极消费,就要学习和研究消费理论,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讲究引导消费的艺术,来实现引导消费的目的。

  (一)要在国内,宣传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消费理念

  消费理念就是消费的指导思想,受人们生活理念的制约;在我国还特别受政治的制约。政府的号令对人们的生活理念影响至深。正确的、科学的消费理念来源于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是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造成的,但又与一定的社会舆论与社会生活积习不无关系。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上了一个台阶。但是,我国人民的生活理念是保守的,也是较为落后的。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学校教育、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社区街道等各方面进行工作。

  (二)要把握引导消费的社会舆论导向

  一是要宣传生产、流通与消费三者的辩证关系,叫响消费是生产、流通的动力、目的和目标,努力提升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例。二是大力宣传城乡一体化发展,叫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明确消费的主导在城市、基础在农村,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推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各种就业形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大力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改革旧的不良风俗和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升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正确认识和把握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催新产品的设计和改造,倡导产品更新的使用理念。四是科学宣传消费的多种形式,积极稳步地发展信用消费。五是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体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消费事业,促进环保和生态建设。六是推动消费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三)要正确认识、区分和处理几个关系

  一是国家艰苦奋斗的建国方针与社会、居民积极消费方针。二是行政办公消费与企业经营消费。三是领导干部公款消费与一般群众个人生活消费。四是居民积极消费与社保、医保改革。消除群众后顾之忧,引导群众敢于消费、善于消费。五是推动创新产品、科技产品引领时尚与打击假冒伪劣。六是指导企业、行业促销广告宣传,正确引导创新消费。七是道德、科学宣传与法制建设、质量监督。要放开手脚鼓励居民积极消费,奋斗人生、享受人生;约束政府,以民为本,紧缩开支。

  参考文献:

  [1] 钱斌华.促进消费需求的积极财政政策思考[J]. 经济丛刊,2010(4).

  [2] 李 超,杨松桥.启动居民消费需求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1).

  [3] 郑泽华.对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贸,2010(4).

  [4] 路 阳.关于我国扩大内需的思考[J].中国市场, 2010(28).

  [5] 孙永正.做实城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J].天津社会科学,2010(4).

  [6] 王春雷,黄素心.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及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0(18).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