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公共财政支持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探讨(2)

时间:2014-11-05 11:32 点击:
(三)完善农牧业投入管理体制 加强对农牧业公共财政支出项目的管理,提高农牧业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在预算编制方面,公共财政部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前谋划,积极主动与农口部门沟通协调,将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做细

  (三)完善农牧业投入管理体制

  加强对农牧业公共财政支出项目的管理,提高农牧业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在预算编制方面,公共财政部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前谋划,积极主动与农口部门沟通协调,将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做细、做实,减少部门代编预算;做好项目规划、评估评审和可行性论证等基础工作,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强化预算编制与执行挂钩机制。在监管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市场化、现代化的监管模式,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非现场监管,以提高防范农牧业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政府组建专门的审查小组,定期对公共财政资金支出进行审查,确保公共财政支出合理合法。大力调整农牧业支出结构,降低损失和不必要的成本,提高农牧业公共财政支出效益。

  (四)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注重农牧业人才培养

  农牧业科技创新水平及农牧业科技人才多寡是一个国家农牧业发展的标志。首先,提高农牧业科研建设水平。不断加大农牧业技术推广及科研体制的财政支持力度;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引领农牧业科技发展,促进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形成全新的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其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建现代农牧业人才支撑体系。人才在任何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牧业人才是推动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石,加大农牧业人才培养力度,才能构建现代农牧业人才支撑体系。鼓励各大农牧业院校及农牧业科研机构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农牧业人才支撑体系提供必要的支撑;采取多元化教育培训模式,鼓励农牧民参加培训,提高农牧业生产思想意识,提高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四、结束语

  公共财政强农惠农是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但还应尽量使农牧业经济市场化、现代化,通过改革农牧业经济体制,更好地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静,王会川,葛小南.财政支农思维方式转变和制度创新[J].中国财政,2014,(5):17-19

  [2]马智宇,周小平,卢艳霞.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1,(4):63-66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