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公共财政支持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探讨

时间:2014-11-05 11:32 点击:
摘要:在市场经济中,公共财政支持农牧业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要改善农牧业经济发展问题,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提高强农惠农效率。本文分析了公共财政支持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而提出长效的支持对策。 关键词:公共财政支持 农
  摘要:在市场经济中,公共财政支持农牧业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要改善农牧业经济发展问题,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提高强农惠农效率。本文分析了公共财政支持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而提出长效的支持对策。

  关键词:公共财政支持 农牧业经济 发展

  我国是传统的农牧业大国,农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出现了农牧业经济加速下滑的趋势。为了保障粮食、肉蛋奶等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能力,为了促进农畜产品主产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政府必须尽快制定长效机制,加大“三农三牧”投入力度,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强化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应对公共财政强农惠农力度不足等阻碍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使我国农牧业步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公共财政支持农牧业经济发展现存的问题

  (一)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牧业经济了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公共财政强农惠农力度呈逐年加大的趋势,但依然杯水车薪,资金紧缺问题仍然是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一大诟病。从资金结构来看,经济下滑是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罪魁祸首。企业经营利润下滑会带来财政税收的不足,财政资金紧缺就会压缩其它各行各业(包括农牧业)来补给国有企业及相关领域发展,从而造成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从农牧业投入管理来看,分税制体系不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都希望搞好农牧业,但都不希望过多投入,从而造成财政强农惠农资金的不足。

  (二)公共财政强农惠农结构不合理

  公共财政支持重视农畜生产、流通储备,轻视农牧业科技、农村牧区教育,这样在短期内有显著成效,但农牧业科技、农村牧区教育是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本,较少重视必然陷入“增加产量—卖难—减少产量—政策刺激—增加产量”的恶性循环。《农业法》规定对农业领域投入不得低于财政支出总额的10%,农业领域财政支出增速不得低于当年财政支出增速。然而事实上这两项指标很难达到,加之农村牧区土地、草原无法变现价值,农牧民缺少投入农牧业生产的资金,进而不利于农牧民创收。公共财政补贴标准低、公共财政补贴不全面,进一步降低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农牧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

  农牧业科研管理体系出现严重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农牧业科研单位学科单一,专业水平低且多学科交叉项目少之又少。我国农牧业科技单位虽然很多,但各个科研机构及院校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很少与外界交流,导致农牧业科技无法大幅度提高。在一些关键领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少有自主知识产权,不能形成品牌优势。农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理想,一些科研成果徒有其名,不能很好地为农牧民所用来增加农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农牧业科技人才大部分集中在省部办的农牧业院校和科研单位,旗县市、苏木乡镇少得可怜,不利于农牧业生产规模扩大。

  二、公共财政支持农牧业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坚持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扶持

  政府不可能长期拨付大量资金用于农牧业发展,因为这样会给公共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得不偿失。最好的办法是由政府来牵头,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牧业领域。农牧业自然风险特点及市场风险特点,使很多社会投资望而却步,因此政府要作为投入主体,制定一系列的引导政策和措施,使社会资金投入其中,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具体来讲,政府可制定以下策略:以规模种植和规模养殖为主攻方向,出台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着力培养农牧业龙头企业,促进农牧产业发展“产业链”建设,尽快发挥龙头企业拉动作用。论文格式与此同时,应探索建立企业和农牧户的利益联结、风险共担机制,互惠互利,切实实现双赢。对于社会效益显著而收入微薄的项目,政府给予财政或贷款贴息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对于风险较大的农牧业项目,建设初期由政府出资,待项目成功后再向社会进行转让。对于农牧产品加工等二、三产业,政府可以考虑减税政策,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农牧业良性发展。

  (二)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进步是保持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发达国家农牧业科技贡献率高达70%以上,而我国则低于50%,其中科技实力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科技推广不足,农牧业转化率较低。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公共财政必须加大对农牧业科技研究及推广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生物工程研究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支持抓好从生产到管理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加大对农畜产品生产原产地和主要流通市场渠道抽样检查检测,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管理,畜禽屠宰等环节监督检查,以及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政策方面,对一些农牧业科技项目实施贴息贷款或税收减免,甚至组建政府行为的投资公司,专门针对科研产业进行投资,从而实现政府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宏观调控。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