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曲式和体裁 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及曲式和体裁知识,是基本的乐理常识。曲式是音乐材料排列的样式,也就是音乐的结构布局。体裁是音乐的品种,是在各时代、各民族、各阶级和阶层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曲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适合于表现不同的题材内容,这也是欣赏音乐作品时必须要知道的。只有充分了解了各个曲式之间的差别以及题材间的不同,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之后,学生才有可能理清各个作曲家之间的区别,同时了解各自的风格以及异同点。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美的过程之中打好基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胸中有墨,才可以保证其今后在欣赏音乐之美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三在实际的音乐欣赏过程之中 以倾听为主,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音乐欣赏,使其真正进入美好的音乐世界。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也是音乐传输的基本渠道。日本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曾经说过:“音乐的耳朵可以在听觉训练中得到而不是天赋或固有的,多练习就多出效果。它是人类的适应性在听力训练上的发展。”欣赏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的,所以欣赏教学中应加强相应的听觉训练。例如器乐音色听辨训练:对于同一首歌曲,不同器乐演奏的听辨。给学生欣赏《二泉映月》时,通过播放小提琴版的《二泉映月》和二胡版的《二泉映月》让学生非常直观的就从音色上感受到,同样是《二泉映月》,用小提琴演奏,给人以抒情、向往、憧憬之感,而二胡的演奏则低沉柔美,凄凉悲伤,挣扎倔强等,同时在幻灯片上出示了这两种乐器,向同学们介绍了它们的构造及音色。多听、多训练,巩固加深,自然就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并能感受其音色的美。 (一)给学生制造一个安静的倾听环境 要让学生保持宽松自然的情绪,拥有独立安静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在音乐欣赏课前,教师要告诫学生尽可能的避免剧烈运动,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心跳过快身体自身过度兴奋而导致的学生心态长时间的难以平和。从而保证学生在音乐欣赏课开始的时候学生可以更好的进入欣赏状态,从而保证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同时,还要尽量防止外来事物的干扰,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个人活动空间。只有创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使学生尽快融入音乐意境之中,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给自身带来的美感,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美感的欣赏能力。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当下随着科技对于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变,高新技术也不断的应用到教学当中。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通过最大化的利用实现授课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听与视、听与动的结合,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从而达到多方位传递音乐信息的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用视听等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比如各种乐器的分类、音色等知识点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各种抽象知识更加直观地表达给学生视听,可动态模拟乐器演奏,把乐器的音色、外形和演奏方式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达到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的目的。音乐作品中常以模拟、象征等手法表现,将现实中的现象用音响表达出来,在音乐欣赏时要把听觉与视觉相合的欣赏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使原本呆板的课堂变得活跃,使原本枯燥或者不易讲授的知识变得简单易记,学生在提高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欣赏其中蕴含的感情和美感,最终提升音乐的审美与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康亚旭,王子中,彭丽华.通过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分析来结合当前学生教学模式新创造的思考[J].音乐之声, 2012,8(1). [2]李话祥,刘艳艳.对于音乐情境教学中“情境”的反思———关于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系列研究之四[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9(2). [3]王东升,李瑞贤.浅析情境教学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以旋律共振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2011(2). [4]叶静怡,方爱云.关于在音乐鉴赏之中提高学生美学思想以及升华个人情感的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