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幼儿园;区角环境;环境创设 0前言 幼儿园区角活动指的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创设多样性活动环境,其主要是为帮助儿童达到学习认知的目的,通过在活动环境投放所需的活动材料,而幼儿通过摆弄这些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达到自身的学习目标。区角活动是幼儿教育的补充和调整,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另一条有效途径。 收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区角活动的意义与作用不能完全被实现,在创设区角环境时过于形式化,同时对于活动材料的投放也过于盲目性,而且教师在进行活动指导中也相当落后,缺乏指导作用,甚至一些教师对于区角活动的认知也存在错误性,根本达不到创设区角活动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1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实效性 区角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学习和娱乐的质量,而良好的区角环境则十分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师在进行指导区角活动时应该通过利用多种教育资源结合多种教育形式,使区角活动的最佳意义和作用发挥出来。 1.1以孩子的需要进行区角环境的创设 我们创设的区角环境主要是供孩子们活动娱乐的场所,那么在创设前就应该全面考虑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创设的环境视野不可以过大、活动设施等不可以过高等,在进行投放材料时,也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能力和经验。对于不同的区角创设需要不同的活动空间且需要相对独立,两者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创设的环境可以选择紧挨水源和树林草地等,这样存在很大的便利。 1.2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创设区角环境 对于幼儿教育的主体活动和区角活动是极有差异又有联系的,主题活动主要是挖掘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一些隐藏天赋,而区角活动主要是通过孩子们对区角材料的使用来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创造能力,总体而言两者都是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两者也是培养孩子动手和思考能力,从而挖掘出孩子们的潜能和天赋。通过区角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们合作能力,鼓励孩子们共同游戏、共同操作,从而很快的得到提升。 1.3建立区角活动常规 区角活动是独立自由的活动,但是老师绝不可以放任不管,老师需要针对区角活动制定活动规则和标准,在不干涉孩子们活动的前提下保证孩子们的自由,因为过多的干涉会影响孩子们的发展,还会影响孩子们对外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使孩子们自觉遵守制定的规则,可以使孩子们真正认识到规则制度的意义。
第一、自定规则;老师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区角环境,并让孩子们自行讨论和协商,通过孩子们的讨论和协商从而制定出自己的规则,老师对制定出的规则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填补并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这样制定出的规则更加适合管理和操作。第二、完善规则;虽然制定的规则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改,但是在实际管理中肯定会发现漏洞的存在,甚至于规则的漏洞会制约活动的进行和持续。这样就需要孩子们再次进行讨论协商,使规则不断的接近于完善,也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和持续。第三、内化规则;幼儿对于自己制定的规则其切身感受比较深,比较容易内化成为自身自觉行为,但是过程就相对于漫长,因此就需要老师在旁边不断的进行提醒、刺激以及强化等,这样可以加快孩子们内化速度和程度。第四、规则提醒;当规则在制定并不断完善以后,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不同的区角环境设立标志牌,这样可以使规则时时刻刻被提醒,被孩子们看到并加强孩子们自觉遵守的程度,孩子们对于这样行为持支持态度,这样更加容易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