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试论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4-06-05 13:33 点击: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心理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教育心理学和自己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以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了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现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心理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教育心理学和自己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以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了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现状,最终找到扩大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学;应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在对人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面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地方,它的教学方式的改革直接推动着整个教育模式的更新。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则是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教育进行的有机融合,为教学方法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把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教育工作,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做出的教育改革。

  一、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学校教育各个过程的研究,发现在现有教学制度下学生的接受心理、教师的讲解过程以及具体的教学效果,进而找到当前阶段教学模式的不足,最终为教育教学提供具体的有关心理学的改进措施。把它应用于高校教学活动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经历过学业繁重、压力山大的高中生活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深受“到了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的毒害。在这种想法下,他们认为大学的学习只是形式而已,没必要去学习,因此他们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老师不点名就不去上课的情况。连最基本的课堂学习都不去,更别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教育心理学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动机的情况下,提出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应对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这一理论同时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比如老师可以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减小师生之间心理上的隔阂,另外还可以通过和学生做朋友的方式对学生精神进行上的关心和心理上的疏导。在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下,学生对学习投入了更多的热情,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90后是目前大学生的主力军,因为和上一代人相比在性格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他们被贴上叛逆、自我、反抗的标签。暂且不停这样的评价是否正确,90后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独特性确实是有目共睹的,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教学工作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说教模式的话,势必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更不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有益影响。通过对教育学心理的研究老师们找到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精神状态,从而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老师们改变了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增加了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更有利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另外,作为具有独立性的90后,老师们制定了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方法,操作性、实用性强的作业时老师们培养90后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