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关于大学生军训制度规范化的思考(2)

时间:2014-06-03 15:14 点击:
二、大学生军训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新形势下,大学生军训工作已由试点期间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全面发展的成熟阶段转变,军训工作无论从训练形式、训练内容还是训练保障体系都应规范化、制度化。 (一)规范教育教学关系

  二、大学生军训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新形势下,大学生军训工作已由试点期间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全面发展的成熟阶段转变,军训工作无论从训练形式、训练内容还是训练保障体系都应规范化、制度化。

  (一)规范教育教学关系

  应理顺军、校双方的教育教学关系,军事机关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军训对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成立专门的学生军训工作机构,建立稳定的工作机制,配备专人负责学生军训工作的协调和安排,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学生军训的施训工作。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军训工作,成立大学生军训教学研究机构,制订定期军训工作研讨制度。结合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研究大学生军训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积极与军事机关沟通交流,协调施训官兵与受训学生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共同制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科学的、规范的军训制度,保障大学生军训工作的目标实现。

  (二)健全师资培养制度

  军事机关要建立健全军训师资培养制度,把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培训纳入师资培养计划,严把师资质量关。不断提高施训教官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过硬作风和良好军人形象,树立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强化帮训官兵的管理,做到派出前有培训、有教育,帮训期间有检查、有指导,帮训结束有讲评、有鉴定。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一套奖优罚劣和优胜劣汰的奖罚机制,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从师资的角度确保学生军训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健康发展。高校应积极培养壮大本校的军训教师队伍,通过自我培养、参加培训和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军事理论课教师短缺的现状。

  (三)完善军训培养方案

  负责组织大学生参加军训的高等院校,要建立健全军训管理制度,在军训开始前,结合学校的实际制订军训方案,包括军训动员、军训场地协调、军训器材准备,军训内容设计,军训人员组织,施训部队联络,突发事件预案等。军训开始后,配合施训教官做好受训学生的动员工作,维持军训秩序和军训后勤保障,对学生参加军训予以监督,保证学生的营养供应,安排好施训军官和帮训士兵的食宿,创造良好的军训环境。建立健全军训期间参训学生日常管理的工作制度,保证军训的正常秩序和纪律。建立健全学生军训考核及评比制度,激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作为高级军事人才的储备。

  (四)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建立训前动员、训中疏导、训后引导的心理干预机制。通过训前动员,使学生能够正确客观的认识军训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军训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目标,消除盲目兴奋、消极抵触等情绪,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接受训练。在军训过程中,根据往年军训中学生心理波动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方法预防、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并制订紧急状态下大学生群体心理预警机制和大学生心理干预辅导机制。预警机制需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拓展沟通渠道,增强亲和力与感染力,必要时进入“一对一”辅导进程,以帮助参训学生走出心理误区,顺利完成军训任务。军训结束后,引导学生保持军训过程中养成的良好作风和习惯,正确处理军训过程中结成的人际关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期的学习教育论文和生活中。

  (五)强化后勤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军训经费预算制度,将集训期间参训学生和施训军官、帮训战时的伙食补助、训练器材、资料购置、学生军训服补助以及学生军训期间的水电补助等费用纳入预算,确保军训工作的后勤保障。对于宣传栏、红旗、枪械等可重复使用的军训器材,要统一登记编册入库,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按照民兵武器装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制订大学生军训武器装置的使用、保养和管理制度,保持军训期间器械供给。推进大学生军训场地建设,完善军训场地管理制度,创建严肃、认真、紧张、活泼的大学生军训环境。建立健全军训教学科研制度,推进大学生军训工作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第一版

  [2]苑士军.国防教育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29.

  [3]许和震.新军事变革与训练创新[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第一版.

  [4]胡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第一版.

  [5]李贤勇.论国防教育在高校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