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谈合作探究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时间:2014-05-26 15:37 点击:
【摘要】科学突出的是探究,在探究中强调合作,科学教学中强调的是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如何通过科学教学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科学思维方法,又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去体验新的探究全过程,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本文作者通过青岛版《

  【摘要】科学突出的是探究,在探究中强调合作,科学教学中强调的是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如何通过科学教学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科学思维方法,又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去体验新的探究全过程,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本文作者通过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惯性》的课堂设计和点评,诠释了以上问题。

  【关键词】合作;探究;思维;方法

  1 演示实验(惯性小球)——创设问题情境

  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

  图1:惯性小球结构示意图

  教师:请看大屏幕惯性小球结构示意图。

  问题1:支柱上端是什么形状?同时出示实验装置实物。

  问题2:支柱和球是什么材料?(评:这两个问题都是老师提出的,是对学生有意观察能力的初步培养)。

  问题3:原来钢片和钢球是静止的,当钢片运动状态改变(由静止变为运动)时,钢球能保持静止状态吗?

  请同学们猜想(评:第三个问题的猜想,需要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诱发直觉思维。)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后,全班同学惊奇情绪溢于言表(评:创设情境—激发兴奋之趣)

  教师:根据看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一个问题或者疑问吗?用“为什么….”的句式把疑问表达出来?(评:鼓励学生根据观察的事实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当钢片运动状态改变(由静止变为运动)时,为什么钢球能保持静止状态呢?(评: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疑问,疑问是一种学习主动性的体现;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教师:那好吧,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评:演示实验提供的感性材料,做为猜想的基础,激发新的猜想——激活思维)

  学生:猜想1、支柱顶端有凹坑;猜想2、支柱有磁性吸住了钢球;猜想3、钢球太重;猜想4、静止钢片受力改变了运动状态,静止钢球没受力所以保持静止状态。(评:学生的猜想是建立在演示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空瞎想)

  教师:猜想4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钢片运动状态改变(由静止变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受了力,二是钢球本身就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习惯,或者说静止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习惯),第一层意思安排以后专题研究,第二层意思做为猜想4的简化即:静止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那么谁的猜想正确呢?用什么方法验证呢?(评:根据学生实验验证的心理--激发探究之趣)

  2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2.1 小组合作探究之一:静止物体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

  教师:大屏幕展示以下内容(评:注意了实验探究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性——引导思维)

  2.1.1 探究内容:

  纸条迅速抽出时,压在纸条上的金属柱、烧杯等物体保持原来静止状态吗?

  2.1.2 自选器材:

  光滑课桌面代替支柱;纸条代替钢片;大小不同的烧杯3个,轻重不等的金属块3个代替钢球;硬卡片、核桃等。(评:教师点播引导,根据探究内容选取器材)

  2.1.3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课桌面有无凹坑?有无磁铁?金属块轻重相等吗?(评:教师点播引导,设计实验时首先考虑必须控制哪些变量,怎么控制变量?)

  2.1.4 实验过程(组内比赛产生的冠军,在班内冠军之间进行PK,是激励有效探究的手段;教师巡回指导是有效探究的保障)

  ①先分工后实验——把握观察重点是关键。

  原来纸条、玻璃杯(或其它物体)是静止的,后来纸条由静止变运动时,重点观察的是:纸条上的物体能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吗?(评:组长做好分工是同伴合作的前提;有目的地观察是收集证据记录实验现象的前提)

  ②先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后比较现象的共同点——最后归纳结论抢先展示。

  学生组内:每个人汇报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评:要求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培养边看边想的观察分析习惯)

  学生组内:共同分析比较所有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评:培养学生通过异中求同的比较法,发现共同特征并归纳出结论的习惯)

  学生班内:每组推荐一名组内冠军作为中心发言人汇报:我们组做了哪几个实验?分析比较发现所有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概况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评: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发展了学生运用科学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实验探究结果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归纳结论时需要与探究目的相呼应;教师做一个倾听者和发现者)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