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途径 (一)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法定文件”,也是学校在校学习过程的重要载体。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是专业课程的一个总和,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培养方案中素质教育的内涵。所以,高职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渗透进素质教育的内涵。除了重点体现职业素质,还要积极体现其他方面的素质,如通过各式各样的选修课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罗列出学生的校园活动,如辩论比赛、营销推销比赛等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素质,邀请一些社会先进人物到校园主题演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应该科学,不要随便抄袭其他学校的样本,应该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和专业就业的实际来进行,在制定之初要科学的市场调研、用人单位问卷和学生个性的分析。 (二)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情商是属于非智力因素,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智商外,情商同样占有一样的比例。目前,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是指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是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是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自己的情绪,情商不够,做出了令人惋惜的事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学生要“冷静一分钟”,也就是在遇到自己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努力静一分钟再做决定,通过一分钟沉淀自己的情绪,将会避免很多过激的事情的发生。此外,高职学院可以适当的举办大型活动,如班级同学集体出游、校园艺术节等类似的活动,多多带动同学参与的热情和参与的比例,都会对培养学生的情商起到积极作用。 (三)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高职教学的主体,高职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正相关。高素质的队伍是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基本保障。提高教师队伍主要打造三个队伍:管理队伍、专业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通过提高三个队伍的素质,共同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素质。教职工要加强在职学习,提高职称和学历的同时,不断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前沿专业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 (四)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校园活动丰富了高职学生课外时间,减少学生去网吧、玩电子游戏的时间。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作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和社会的活动能力,通过成功的举办一次大型活动,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如艺术节、运动会比赛、技能节、迎新圣诞晚会等活动都能广泛得到学生响应。 (五)搭建创业素质教育平台。创业素质的提高目前各大高职学院都是在尝试的阶段。创业教育首先要把创业课程带入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创业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热情,每个班尝试配备一个创业教师来指导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问题解答。学校层面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切可行的创业机会,如报亭的小卖部创业、周末跳蚤市场等等。学校可以创建创业大讲台,邀请创业成功的学长或者是企业专家作为学生的顾问,平时多做演讲和交流,让创业教育成为平时教育的一个常态。 (六)改革“两课”的教学方式。目前的两课高职授课教师花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效果不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两课教学的效果,可以尝试以下的方式,如开设入文社科类选修课或专题讲座,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指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培养学生骨干和先进分子;参与、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社团活动;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兼做学生辅导员,探索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小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6. [2]吴海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探究[J].北京教育,2009.7. [3]闫翠芳.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