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岗敬业,富于教学激情 大学生喜欢充满热情的教师,更喜欢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学习任务,学到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大的满足感。因此,课堂教学需要用热情和激情,创造一种紧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也充满激情投入学习。 如何做到教学有热情和激情?首先,要爱岗敬业,激情来自于教师内心深处对职业的热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自信而友好,让学生充分信任你,也相信学生能成功地完成任务。其次,会用夸张、生动的手势强调教学重点,用丰富的表情辅助教学,运用多变的音量、音调、停顿等使讲话抑扬顿挫,使教学充满情趣。最后,需要全身心投入教学,融入学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表情与反馈,与学生保持眼神交流与情感互动,并能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创造性、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清晰教学思路 清晰教学思路主要包括清晰教学展示和教学组织思路,但最关键的是教学组织的清晰。 第一,教学展示的清晰即教学传达清晰,包括语言展示、板书展示、多媒体展示、动作展示等。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语音准确、语词恰当、语流连贯、语速适中,使用普通话,避免使用方言;其次,教学语言需简洁明快,尽量避免冗繁啰嗦、口头禅以及其他教学噪音的出现;再次,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选用最精确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准确而专业地表达教学内容;最后,合理利用板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如使用多媒体显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板书推演教学过程等。 第二,教学组织的清晰。教师系统而有条理地讲授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链以及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获得系统且结构化的知识,而这种结构化的知识更易为学生理解和吸收。同时,教师明晰的讲课思路和教学安排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层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体方法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如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等把静态的理论知识与所代表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让理论知识生活化、实践化,把理论知识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避免理论学习游离于学生实际生活之外。另外,要使教学思路清晰,教师还需要注重新旧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把握,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思维清晰,从而达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重视教学互动 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存在,重视教学互动,在开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实践和体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外显交流,让学生在互动讨论和争辩中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与侧面,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认知策略与成果,从而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提问是师生教学互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不同时刻的不同提问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如上课初,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宜多问一些回忆性问题,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多提出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利于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内容,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思维处在由高潮转入低潮阶段时,多提问一些强调性、巩固性和非教学性问题,可以有效防止学生思维的分散和转移。 六、关注教学内容前沿性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而且要了解社会发展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以发展心智、丰富视野。目前,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习惯于固守书本知识,照本宣科讲解,视野狭窄,缺乏教学拓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当适量的教学内容,关注知识的专业性、高深性和前沿性,以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大学是青年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理智的培养与思维的训练。因此,高校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与讲解,而是要联系专业的最新前沿发展趋势,并且能够结合教师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给学生带来最新最前沿的学科信息,使学生自觉养成既看重眼前又着眼未来的思维习惯。 主要参考文献: [1]宋秋前.高校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5. [2]赵菊珊.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3]姚利民.大学教师有效教学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4]肖少.高校有效教学的目标和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