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切实转变教师的角色,实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传统模式的语文教学将注意力放在语文知识的讲解上,往往过多的关注于教师的重要性,所以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因此,在创新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核心地位,主动的从讲台上走下来,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切实做到从教学者到聆听者,引导者身份的转变。在完全自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枷锁才会被打开,从而给予学生更加大的空间去实现创新。 2.3积极调整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善,应该是在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之后,积极采取措施实现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革新。具体来讲,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其一,健全精讲和泛读相结合的阅读体系,对于语文教学来讲,充足的阅读量对于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二,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不断培养其创新思维意识;其三,借助多媒体资料的帮助,实现良好学习情境的创设;其四,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对于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思想,观念,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4改变单一评价模式,形成创新教育评价机制 传统语文教学在考核的过程中,往往希望可以以试卷的方式来进行考核,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客观题出现的,其评价模式往往显得比较死板。倡导开放式、合作式训练。学生通过训练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情感与智慧,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所以,大学语文的作业必须大力倡导开放式、合作式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敢于自己给自己出一些训练题目,让他们真正拥有充足的发挥自我展现的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以及创新潜力。让具有几千历史的中华文化能够在语文可同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传承,甚至是不断创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处于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事业要想得以更加全面,更娇高效的发展,就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以创新的视角去审视问题。对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讲,也是一样的道理,应该将创新教育纳入到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体系中去,从而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保证其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我相信,随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认识,高职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其对于社会的服务能力也会不断强化。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 [2]王章豹,石芳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意义与原则[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王汉清,况志华,王庆生,居里锴.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4]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