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调查了甘肃省农村和城郊基础薄弱生源较少的初中在自然减员小班化教学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内容:小班化基本情况、学习情况、课堂活动情况、小班化教学评价等,为今后这些学校开展小班化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数据,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学生问卷;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18-03 一、调查的目的 本问卷调查主要对象是甘肃省农村和城郊基础薄弱生源较少的初中在自然减员小班化教学的一些基本情况;为今后这些学校开展小班化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数据,提供帮助。 二、调查方式 课题组选择甘肃省城市郊区和农村初中具有代表性学校两所集中问卷调查,其他问卷分散进行,问卷来自不同地区城郊和农村初中十几所初中。 三、调查过程 依据现实情况,制定出小班化学生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小班化认识情况、学习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评价情况五大方面设计了30道题,包括26个选择题和4道解答题。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被试230名,主要分别在兰州市郊区、民勤县各一所学校,还有一些分散调查问卷。 从被试的数据都属于郊区和农村薄弱学校,抽测的男生比例要高于女生,这个数据主要和学生的性别比例有关系。抽测的学生都是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离家在4~5千米,为了方便学习有一大半学生住校。小班额人数最多34人,最少人数11人。因此,这样的设计和被试取样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二)小班化认识了解情况 这一问题主要设计的是简答题,从问卷上看出他们对小班化教学还不太了解,只是简单停留在:1.人数较少,老师比较容易管理;2.小班额气氛不好,大班额人数太多;3.小班额老师更好辅导学生,人数少不能很好探讨问题;4.人数多不利于老师管理。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小班化得优点,学生没有从中自己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小班化的优点,只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还有想法:是不是学生人数少了,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怀疑。 (三)学习情况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小班化学习情况主要设计的类容: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师生交流、学习态度、问题处理等方面。 学习方式:并没有特别的改进,还基本停留在教师教学生跟着学的模式,也就是传统模式,一些新的学习模式没有能应用到实际学习中。 学习兴趣:兴趣是要慢慢培养的,而被测得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教师指导的层面,在教师的督促下学习,自己没有兴趣。这也是目前农村学校比较欠缺的,相比较城市还要差一点。 师生交流:从被试题目的数据可以看出师生交流一般,很少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占到了差不多一大半。其次是对学生的关注度不高,这也是影响师生交流的很重要原因。其次对学习主体认识上还存在问题,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重要性。
学习态度、问题处理:学习态度良好,但对问题的处理解决是被动的,被动接受知识,还在执行教师灌输或者填鸭式获取知识的形式,这样接受的知识僵硬,不能灵活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