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对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进行阐述,说明任务驱动教学的内涵和网络环境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的优势,然后对网络环境下进行高中政治任务驱动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进行说明,并提出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三点原则,希望能够为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政治;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33.2 引言:现代教育改革为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改变指引了方向,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成为备受教师和学生好评的教学方法。由于“网络”成为当今时代的最主要特征,在教学当中,如何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时代特征进行结合,使教学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学生的需要,值得一线教师关注和研究。 1.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概述 1.1“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学内容为任务的形式而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以往分单元、章节的分割开来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置身于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境中,请学生以实践的方式接触知识、理解知识,并对知识形成主动的建构。任务驱动教学被认为是最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培养的教学方法。 1.2网络环境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的优势 任务驱动教学需要学生通过查找与任务有关的资料,和同组的成员进行协商共同完成,学生在查找资料、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网络如今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而且信息数量大,信息面广,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信息,能获得比课本更为详尽和丰富的知识,更利于他们进行知识的建构;另外,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高中学生的学习紧迫,将大片的时间用于一个科目的学习是不现实的,学生们可以通过网上交流,利用散碎的时间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时间利用率。 2.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2.1教学内容设计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师首先需要将分单元、章节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一个能够涵盖一个单元内容的任务,以实现学生的知识建构;或者可以在复习课上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驱动性的作业,请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设计是这样的:组员其中一人扮演从其他国家来的交换学生,在中国的日常生活消费中存在种种问题,组员中的其他人负责帮助这名交换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任务一:扮演交换学生的组员需要确定自己从哪个国家来、基本的生活条件是怎样的,并根据生活实际,至少提出三个与消费有关的问题;任务二:组员帮助“交换学生”解决问题;任务三:全组成员探讨问题和解决方式背后与本单元学习内容有关的原则。要求学生上交的任务报告包括:一:以书面形式呈现“交换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所提的问题;二:以书面形式呈现解决问题的方式,具体到每个步骤;三:以书面形式对问题背后的经济原则进行解释。 2.2教学环节设计
教师在复习课上提出上述“任务”,将全班学生分成均质的合作小组,限定学生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任务。并要求每组在当堂确定任务中的角色分配,并提交任务报告表格,其中包括任务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内容以及对任务完成的具体计划如组员上网交流的时间等。同时,教师还应该提醒学生:“老师给你们布置的任务是一个模拟型的任务,按理说,大家应该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去相关的公共事业部门,比如银行之类的地方进行具体的实践。但是,大家会对老师的要求表示无力吧,因为你们平时学习就已经很忙了。所以,涉及到需要外出进行具体实践的部分,大家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相应的情境和方式,只要在报告中体现出来就可以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敦促学生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