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浓妆淡抹两相宜

时间:2014-05-07 15:24 点击:
内容提要:面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少教,学生要多学,以人为本,尊重规律,以求浓妆淡抹两相宜,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少教多学;以人为本;尊重规律;浓妆淡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如

  内容提要:面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少教,学生要多学,以人为本,尊重规律,以求“浓妆淡抹两相宜”,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少教多学;以人为本;尊重规律;浓妆淡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其中"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变,更好地激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此理念备受师生的青睐。本文认为“少教”犹如“淡抹”,“多学”犹如“浓妆”,该“淡”则“淡”,该“浓”则”浓”,浓淡结合,相得益彰,作文就会“惊艳四座”。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是高中语文作文“少教多学”的前提和必要性。现状大致分两种极端情况。

  首先,有些高中语文老师根本不把作文教学当作一回事,不把作文教学课专门安排,不备课,无详尽的学案和教案,而是随意布置一篇,让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完成。或者随便找篇材料来,或随便弄个话题,有时也学高考作文的要求,只要除了诗歌以外,随便怎么写都行。为了完成作文批阅任务,在学生作文后面简单地写个“阅”字,或者批个日期,或者干脆把收上来的作文又发给学生,让学生互相批改。改完了就写下一篇,也不利用课堂时间评讲优劣得失。

  这一种作法不是少教,而是不教,不是“浓妆淡抹”,而是学生“淡妆”,自己“不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不能因为高中教学任务繁重而对作文教学采取如此的轻率的态度和粗糙的做法。

  其次,有些高中语文老师,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作文教学模式,感觉指导学生写作文有套路,能够得心应手。如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要求学生专攻议论文,而对其他文体的训练相对来说少之又少,甚至禁止高中生写其他文体的作文,并强调必须把重点放在议论上。起承转合,衔接过渡,凤头豹尾,指点到一招一式,连作为论据的材料都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提供的来运用,或者熟记一些万能材料。这样一来,不免邯郸学步,鹦鹉学舌,拾人牙慧,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路,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导致“制造”出大量的大同小异的作文“产品”的结果。

  这一种作法不是少教,而是多教,不是“浓妆淡抹”,而是学生“淡妆”,而自己“浓抹”,是一种越俎代庖的表现。教师过分的勤劳是学生懒惰和死板的温床。

  二、高中语文作文少教多学是以人为本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是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方面获得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做到有感而发。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教师是写作的主导,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表现,也是对自己教学地位准确定位的表现,教师要坚决避免以上两种极端的错误。

  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自我意识越发加强,独立思考和认知事物的能力在发展,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他们很多时候不会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写作中就会表现出来。只不过在写作中往往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看人待物时有偏执和曲解。教师此时因适时地纠正,让他们多学会正确、全面地了解他人、了解世界,不可把自己看法强加于学生身上,亦不可任其错误下去。

  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堆积心口难以言表。教师此时因适时地点拨、启发,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如此,此时点拨、启发犹如疏浚河道,水到而渠成,学生去学自然有收获。

  缺乏对作文知识的掌握。教师此时因适时地传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知识,不要让学生在门外兜圈而进不了门,只不过“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唯有自己多学,才会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由此可见,少教的主旨就是为了学生多学乃至不教,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多学”是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说:“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这既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更是以人为本的表现。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