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习能力;兴趣;自学 古代大学者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无限的。作为老师,培养学生想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学习观是非常重要的。师者父母心,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学好知识,那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去接触新事物,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才是让他们学好的关键。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怎样让学生产生主动去学习的欲望吧。 一、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解决问题要从其本质出发,否则只能治标,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教学方法也如此。弄不清学生学习兴趣的点,教学效率也不会得到提高。传统法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至于具体学了什么,可能学生自己都不太清楚。因为学生只是盲目地去学。课堂上老师让记单词、背语法,却不告诉学生怎样有效地去学。老师们都很尽责,从单词到句子到语法面面俱到,学生就在底下奋笔疾书,机械式地记下所有的知识点、语法点,但他们都懂了吗?我看未必。所以说,“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是不能学好知识的。我们的教材在更新,但是,我们的传统教学却依旧传统,学生整天坐在毫无生气的教室里,坐等老师来给他们指点“迷津”,久而久之,形成依赖,大脑就像一个工具,长时间不用就会生锈。学生长时间不思考,就会逐渐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创造力减弱。所以,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才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在课堂上,我不会让学生听我讲,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主动去探索、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每次课前,我都会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去预习一下,让他们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知道主要说的是什么。同时我会提出几个有关文章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思考以后给我答案。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回答,全班再一起探讨。我也会让同学们在课前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幽默笑话、精品小故事,来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兴趣。 2.自学,就是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都要离校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任重而道远。在初中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只要能读懂一些简单文章即可,这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但怎样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课文呢?老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比内容更重要。要教授学生怎样去学,也就是学习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课文前给他们时间去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不会直接给他们解答,而是说出来大家共同讨论,选出最佳答案。在这期间我也会给一点提示,引导大家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