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初唐诗中的量词及其语法化程度(2)

时间:2014-04-23 17:26 点击:
(二)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秦简中已经开始萌芽,但先秦专用动量词仍很罕见,而同源动量词却已产生了,显然两者是同时获得发展的。两汉时期初步发展,直至唐五代时期,动量词才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1.

  (二)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秦简中已经开始萌芽,但先秦专用动量词仍很罕见,而同源动量词却已产生了,显然两者是同时获得发展的。两汉时期初步发展,直至唐五代时期,动量词才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1.专用动量词。是指专门为称量行为而设的量词,具有虚词性。专用动量词是动量词这一范畴得以形成的决定性环节,所以对于它的产生和发展最应该注意。初唐诗中,专用动量词有6个:度、回、阵、遍、匝、过。

  度作动量词是由其动词义“度过”发展而来的,度过一次称一度。“度”与“回”的异同,二者仅在计量与其本义有关的动词时稍显区别,其它则无异,“度”、“回”成为初唐诗中最常用的专用动量词。初唐诗中,“度”可用于含有“度过、经过”义的动词(如“经”);也修饰有一定过程的动词,如征伐、行走、攀登类动词。另外,“度”语义泛化,不再仅仅强调动作的过程,可以与数词搭配用于称量动作发生的次数。如:

  (9)梦魂几度到乡国,觉后翻成哀怨深。(刘商《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卷23.47)

  回“回”由动词虚化为动量词。初唐诗中,“回”不断泛化,使用频率亦有增加。南北朝时期,“回”多用于有完整过程的动词。初唐诗中,可以用于带有方向性的动作(如“来去”),更多则是与数词搭配用于称量动作发生的次数,不再过多强调动词的环绕性与过程性。如:

  (10)此曲只应天上去,人间能得几回闻。(《杂曲歌辞·入破第二》,卷27.29)

  2.借用动量词。不同于专用的动量词,它是由名词或动词借用而来的,本质上还是名词或动词,作为动量词只是临时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借用动量词几乎只能借用部分名词。唐五代时,由名词借用的动量词更为常见,如“声”,“步”等。

  三.初唐诗量词的语法化及其特征

  与魏晋六朝量词相比较,汉语量词发展到初唐,新兴量词大量产生,称量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语法化程度进一步深入。

  1.名量词语法化的发展

  在使用量词的构式中,“数+量+名”构式逐渐占据优势。相对于数词与名词直接结合的非量词形式或量词的其它使用形式以及“名+数+量”等构式,“数+量+名”构式更加稳定。初唐诗中,“数+量+名”构式总计219例,加上数词为“一”而被省略时形成的“量+名”构式的18例,总计达到237例,占物量表示法中使用量词的情况的54.36%。而“名+数+量”构式则是103例,占23.62%。可见,唐初“数+量+名”构式开始占据优势,表明名量词语法化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但数词与名词直接结合在称数法中仍占优势。初唐诗中“数+名”构式1440例,占物量表示法的52.90%;“名+数”构式总计191例,占物量表示法的7.02%;数词与名词直接结合达59.92%。这一方面是受上古称数法的影响,另一方面唐诗凝练短小,抒情叙事状物,受五言﹑七言字数限制,也造成数名直接组合在称数法中的广泛使用。

  2.动量词语法化的发展

  汉语动量词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系统,初唐诗动量词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继承与发展。

  在初唐诗中,动量词用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经常与数词结合作状语,即“数+量+动”构式,而作补语的则少许多,“数+量+动”构式总计38例,如加上数词被省略时,形成“量+动”构式的5例,总计43例,占动量表示法中使用量词的情况的72.88%;与之相比,“动+数+量”构式总计16例,占27.12%;而数词与动词直接结合的形式仍然占据优势地位,“数+动”构式有89例,占动量表示法比例60.14%,“动+数”构式未见。

  四.结语

  通过对初唐诗中量词的考察,特别是对量词构式“数+量+名”的使用,反映了名量词语法化程度的加深。初唐是汉语量词从魏晋六朝大发展期走向唐五代成熟期的重要过渡阶段。初唐诗中“数+量+名”格式较之“名+数+量”开始占据优势,表明名量词语法化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动量词表示法中“数+量+动”构式占据绝对优势,是初唐诗动量词使用的重要特征,但初唐诗中动量词的发展还未达到成熟,表现在数量上的较少和使用范围的不广泛。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张显成.从简帛文献看汉语量词系统建立的时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1).

  [2]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作者介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