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山水画中空白艺术分析(2)

时间:2021-05-11 15:53 点击:
2山水画空白艺术的美学底蕴 作为一种物态化的审美客体,山水画的最大美学功效在于画家以其对客体的自我内心感悟,通过艺术形象的创造和物态内在精神的传达,来唤起欣赏主体的审美体验。通过画作想欣赏主体传达主客

  2山水画空白艺术的美学底蕴

  作为一种物态化的审美客体,山水画的最大美学功效在于画家以其对客体的自我内心感悟,通过艺术形象的创造和物态内在精神的传达,来唤起欣赏主体的审美体验。通过画作想欣赏主体传达主客合一、自然意境合一的思想与美学倾向,而这些功效的表达与传递,是通过作家在创造是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来实现的。

  (1)双向、均衡的审美内涵。从美学理论出发,审美是一个双向过程,它不仅包括观赏者对作品艺术美的接收过程,还应包括创作者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只有创作者通过笔墨在有限的纸素上,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理解与内心感悟艺术化,才能够在观赏者脑中产生美好而又富于想象的画面。观赏者的审美过程从另一角度来说,是对作品进行重新创造的过程,通过对山水画作品艺术信息的接收,进而在大脑中进行重新加工、联想想象,进而在大脑中重新展现一幅更为广阔的景象。这个重塑的过程就需要空白艺术来推动,运用空白展现无限遐想,给作品的审美内涵注入活的灵气。一幅成功的山水画得益于其实景处理与因心造境的虚像处理,何处留白、何处实景皆有学问。通常来讲,山水画的空白是暗示而非直观,以达到“无画处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因此,山水画审美的双向性与均衡性主要体现在空白艺术上。

  (2)空白所展现出的自然意韵。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慎。”山水画注重意境的创造,其是通过对客观自然景色的描绘,运用空白等艺术手法进行加工创造,进而创造自然的意蕴之美。可以说,山水画追求的是自然美与意境美的高度统一。桥妙的运用空白艺术,将自然之美景与自然之意蕴完美地结合起来,以自然之物出发触发感悟,以留白之处出发产生想象,使画作给欣赏者以“直似纸上自然应有此画,直似纸上自然生出此画”之感。山水画空白艺术的另一妙处之所在正如齐白石说的,“作画要形神皆备。不能画得太像,太像则匠;又不能画得不像,不像则妄。”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在于“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方能展现自然之意蕴。

  (3)依托空白对比的情感表达。山水画以其无声的形式给观者传递情感,因此创作者对自然的认知与感悟以及对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都是通过融入纸面效果来实现的。从山水画的构成物像来看,实像的自然景物传达了自然之意蕴,而虚像的空白则在有限之中展现无限的情感,正是对这种虚像的追求营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意境,这种意境的创造与传达也决定了创作者的主体情感在画作中的重要地位。以空白寄托创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始终贯穿在整个创作过程的,正如石涛所说,“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参考文献:

  [1]赵楠,李冰.论画的空白艺术之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2]陈海.艺术想象与空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空间意识试析[J].新美术,2000(3).

  [3]高飞.空白作为一种符号——山水画的空灵美[J].宿州师专学报,1999(3).

  [4]陈传席.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