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俗音乐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她的产生在我国却是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简要的分为三个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音乐已经和多媒体电子乐器等紧密糅合为一体,音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了,出现了音乐翻唱、音乐新唱、老歌改唱等多种形式,这是音乐进步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通俗音乐通俗唱法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艺术思想音乐形式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10-02 通俗音乐是世界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随着民主意识和市民文化的蓬勃发展,已经达到了家喻户晓,成为当代不可阻挡的潮流音乐,也被成为流行音乐,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她的产生在我国却是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简要的分为三个历程。 第一个历程——从通俗音乐诞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新成立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前的音乐主要以民族戏曲为主,发生改变首先我们要提到人物就是黎锦晖,他是流行音乐之父。最早的流行歌曲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他在1927年创作的《毛毛雨》,演唱者是他的女儿黎明晖,也是第一位女歌星,这首歌演唱是在舞台上,也体现了那个时期通俗音乐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歌舞表演。那时的通俗音乐主要是流行在大城市里的歌舞厅里,大家在电视剧中也经常能看到旧时大上海的歌舞厅里,歌女在台上唱,人们在下面跳舞,所以那时通俗音乐的题材也比较狭窄,都是供人们娱乐的。这一时期通俗音乐的特点是作品题材狭窄,演唱矫揉造作。后来黎锦晖又先后创作了《桃花江》、《特别快车》、《夜深沉》、《小小茉莉》、《蔷薇处处开》、《妹妹我爱你》等,是最早的流行歌曲。他的流行歌曲集《家庭爱情歌曲100首》,由上海文明书局分16册出版,在当时的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还把流行歌曲推出国门。国际上也把黎锦晖称为“黄(肤)色音乐第一人”,并指出黎锦晖将音乐的发展向前推进了“至少二十年”,黎锦晖将西方爵士乐与本土民族音乐结合后,在乃至东南亚的推广,使音乐向国际化发展。 第二历程——大体可以从新成立时到改革开发前
新刚刚成立时,处于百废待兴、百家争鸣时期,相继出现了像《青年友谊圆舞曲》和《九九艳阳天》等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个时期的歌曲旋律优美,富有朝气,节奏明快,很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但是这种歌曲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时间推到1958年,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最主要是政治事件就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当时的形势是一切都为政治服务,音乐也不例外,不能服务于政治的都会被打倒,而《九九艳阳天》这种反应爱情的歌曲,一律都被戴上了“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小资产阶级情调是不符合政治挂帅的要求的,所以这类的通俗音乐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群众歌曲和样板戏,这些作品描写的都是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的,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意义,样板戏的取而代之基本上终止了我国通俗音乐发展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