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

时间:2014-04-21 17:36 点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同时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也促使了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准的人才。因此,为了迎合新的社会人才需要,教育领域需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同时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也促使了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准的人才。因此,为了迎合新的社会人才需要,教育领域需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主要探究了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教学创新五个基点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79-02

  一、深化新课改思想,创建高中物理教学新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强调在教学课堂中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应付式的学习概念,转变为积极主动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全面挖掘学生在各方面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为“应试”而“灌输式”教学的方式,将物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提升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来。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物理教案策划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制定灵活的教学方案,丰富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进而能够融入物理学习中去。

  例如:老师在讲授《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课时,必须从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出发进行课程设计,采取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首先让学生观看相关影片来了解什么教圆周运动,以汽车过桥为例,通过实例分析、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总结出其运动的规律。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联系的方式进行解决,让学生对向心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引入学习的重点,牛顿第二定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深入了解教材革新的部分,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上,同时也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方面。经过新的课程理念改革后,物理教材并不仅仅局限于必修的课程上,同时增加了选修的内容。它同时是对学生课外学习的一种拓展,完成了必修内容的学习后,学生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自我学习选修课的部分,同样,老师也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情况,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方面去判断,是否可以增加课堂内容,将丰富的选修课程内容选择一部分加入课程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物理知识。老师在筛选课程时,也可以与学生展开讨论,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加入,学生能够学习到自己有热情投入的课程,必定能够全身心融入,课程效率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

  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样是影响学生对课程投入程度的关键,因此,为了提升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老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中的课堂主宰地位转换为课堂的引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实施指导教学,保障教学的开放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