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03-01 作为专业基础学科的分析化学,其知识影响的范围很大,具体开设在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及环境工程等专业领域的课程中,是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往往设置并开设于化工类专业针对一年级学生实施教学的化学分析学科,更为直接和重要的是新生走进高职院校后接触的第一类化学分析学科。因此,高职院校需非常留心于存在相互关系的贯串过程的教学研究,认真审视关联教学,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学习内容上的跳跃,亦能使得学生尽快地转换思维以更顺利适应中学化学到当下所学化学知识中来,另外可以使学生在往后理解更多专业课程的内容时打下坚实和良好的根基。学校应即时转变思想,不断加大对分析化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从而调动从事分析化学教学的教师教研积极性,通过实实在在地深入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不断挖掘教师集体经验和思维,通过集体的研究来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并不断地完善和巩固。通过长时间有效的改革,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逐渐体现到"够用为度,实用为主"的特点表现出来。即使存在学习时间在压缩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亦需尽更大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地学习分析化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成培养计划中的教学目标,使教师深刻认识到改革教学的重要性,也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经过多名教师对教学研究改革后,使得教学安排更合理,教学内容更优化,教学手段更丰富等,切实地改进和提升了教学质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目标。 1.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系统
将课程改革的起始点放在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对原有设置的教学系统的进行改进。应使课程内容上重叠于其他基础化学课程的部分的内容进行有效"削除",始终维持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做到满足"够用为度,实用为主"的原则,另外,还应在减少的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添加入一些更为丰富且适用实际很强的新的知识点。教师应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基本知识的丰富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为直接地接受和理解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学生只有真正学习了内容,明白了原理,才能做到灵活应用基本技能,提升计算能力和分析操作能力。遵循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作为投入点,将主线放在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平衡原理中,突出实效,增进学生实践能力,努力设置成为不断更新的分析化学课程系统,循序渐进地实施,逐步让学生适应,这样在不断地研究更新课程系统的同时,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的效果也就自然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