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排球是中职体育课程当中的一大球类,排球运动需要运动者具有良好的肢体协调能力、耐力和技巧。垫球是气排球基本技法也是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在气排球对抗比赛过程中垫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比赛发挥。通过对气排球点球实践教学分析,发现当前气排球垫球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通过机械夹具辅助和针对性的训练措施,以完善中职体育气排球垫球教学。 【关键词】气排球;垫球;技巧 1.引言 根据201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整体上依然处于下降趋势,集中表现在如下几项基本内容中:1.超重及肥胖率继续走高,而体重过低者也依然占据了相当的比例;2.视力不良尤其是近视比率居高不下;3.耐力素质持续在低谷徘徊,心肺功能不足的现象普遍。国民体育素质亟待提高,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面临工作的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支撑,那么今后的工作发展也将无从谈起。排球作为一项集手、脚、眼等多肢体运动,对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应对外界压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气排球垫球基本技巧 2.1准备姿势。气排球垫球一般以正面垫球为主,首先是身体自然半蹲,作扎马步状,但双脚夹角略小,以舒适姿态为主,分开距离一般要求同肩宽,为了防止垫球的后坐力,步伐一前一后更加稳定。准备姿势是否到位将会对垫球的角度和力度有直接影响。当排球飞来时,身体中心预先下垂,继续手臂力量,肘关节有意识的夹紧,但不必紧张。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示范连贯性动作,让学生在观察教师垫球动作当中的垫球姿势,在脑海当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响。然后,教师将准备姿势进行分解,在环节动作时稍作停顿,让学生学习该动作,保持动作接受教师检查,一定要在学习之前就掌握正确的姿势。最后,学生学习练习时,可以相互分组对照练习,对于错误的动作进行及时的纠正。 2.2垫球的手形。垫球的准备姿势做好以后,手形也是相当关键的,抱拳式、叠掌式和互靠式为主要手型。三种手型外观不同,但是收平面与双小臂应当形成一个平面,而不应下垂。这三种手型各有特点,抱拳式力度较大,但是不容易控制方向,一般用于己方相互垫球,叠掌式力度不大,但是容易控制方向,用于己方传球,互靠式攻受皆宜是排球垫球手势。 2.3垫球的击球部位。垫球的部位也十分讲究,一方面要保证对求的高度和力量的控制,另外一方面要防止对自己和队友的伤害。出球点一般以腕关节晚上7公分左右为宜,并且一定要主要保持急手型与双小臂在同一个平面。保持平面的作用在于保证触球均匀而不失误,触球点在腕关节以上7公分处,由于以一段的组织的肌肉富有弹性,并且接触面积大,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的作用。教师在讲述击球点时要着重给学生展示手平面和触球力度。 2.4垫球的用力。在手臂快要接触到球体时,手臂应当是向球的底部自然插入,身体重心下移并前倾,保证急求在在腹部前30公分左右。垫球的力度十分重要,主要考大臂的力量和用力的位移。同时结合步伐和移动方向来控制球的反弹方向。用力要领是,第一,以反弹力为主,双大臂力量为辅助以节省力量,第二,控制好双大臂的摆动幅度,以控制力量的大小。第三,合理利用身体移动方向,控制好球的飞行走向。总之,在击球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手型与双小臂形成一个平面,用力均匀而自然。 3.气排球垫球训练策略 通过上文对气排球垫球准备姿势、手型、击球点和力度的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气排球垫球的基本要领,那么要让中职学生真正喜欢上气排球这项体育运动,还需要在实际训练和对抗比赛当中来实现。单纯的垫球动作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而不能产生兴趣。为了让中职学生充分的得到训练,结合中职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垫球接力、自垫、互垫和对抗比赛的形式来实现训练。
3.1垫球接力。中职生虽然的体育运动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事情,对于没有见过的气排球就会产生一定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和注意保持学生的积极性。那么采用游戏方式是再好不过了。垫球接力是气排球垫球训练的一种常见方式,以6-10人围绕成一个圆圈,其中以男女穿插进行游戏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将整个班分成若干组,按照顺序逐一垫球,整个团队保持球不落地,坚持时间最长这获胜。垫球接力的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垫球的姿势和技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团队合作的意识。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观察能够纠正一些学生错误的击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