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新闻导语把握性不够 导语作为新闻的基础部分在新闻写作中具有十分关键的点题作用,它以最为简洁的语言来对新闻事实以及观点进行概括性的阐述,若导语质量高将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以此来激起观众观看新闻的欲望。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新闻导语质量都较为低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还是在进行新闻学教育的过程中未对新闻导语编写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程式化新闻泛滥的今天让导语编写丧失了其本来地位[2]。 2.优化电视新闻写作的技巧与对策 2.1更新新闻写作观念 当前很多新闻编辑以及记者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新闻学教育,其文字根基并未打实,再加上新闻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形成了一种定式思维并养成了不良的新闻写作习惯。为了让电视新闻写作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对新闻写作理念进行更新。 2.2写作布局力求精炼 在记者进行新闻编写之前首先应该对观众的心理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予以思考,以此来对写作言语进行准确的把握。电视新闻写作并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但是在内容表现上应该“言简意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最为简洁的言语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得以“一目了然。”为了突出新闻内容的力量就应该让新闻主题保持单一,其思想仅为一个,若主题思想过多则会让观众出现混淆的感觉,这将直接影响到观看效果。为了让写作布局力显得更为精炼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新闻的判断力,这样方能升华主题、以小见大。 2.3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对于新闻而言真实性是最为重要的属性,只有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才可以将新闻中传播的信息以客观地表现出来。因此记者在进行新闻写作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切实地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4要素给交代清楚。电视新闻报道必须是真人真事,绝对不能出现虚构的成分。在新闻写作对事实的阐述、解释、说明应该切合客观事实,绝对不能歪曲事实本身。在客观认识、理解人物或事物的基础上将信息如实客观地反映出来[3]。 3.结语 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通俗易懂、朴素自然、迅速及时并准确生动,这就要求记者和编辑在写作过程中对写作布局力求精炼同时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杜绝使用模块化语言,以此来提升新闻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熊高.电视新闻写作规律初探——视觉传播下的新闻写作思考之一[J].河池学院学报.2009(01):110-111. [2]熊高,贺威.电视新闻节目写作文本探析——传播视觉下的电视新闻写作思考之二[J].河池学院学报.2010(03):122-123. [3]公茂钧.新闻写作技巧初探[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07):141-145. (作者单位:内蒙古牙克石市库都尔广播电视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