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协同创新、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初探

时间:2014-04-10 14:13 点击:
摘要:教育部2012年启动实施2011计划,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协同创新、推进内涵式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主题。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对高校管理人员的新要求,并提出了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协同创新

  摘要:教育部2012年启动实施“2011计划”,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协同创新、推进内涵式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主题。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对高校管理人员的新要求,并提出了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协同创新;内涵式发展;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00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而在2011年4月24日,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协同创新”的重要理念。为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2012年3月22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2013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协同创新、推进内涵式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主题。

  一、协同创新、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对高校管理人员的新要求

  1.现代的管理意识和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高校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学习、善于学习,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树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理念,增强科学管理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熟练掌握当今先进、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方法,切实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高校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为学生和教师的教学科研服务。学生和教师是高校的主体,要更加明确地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淡化行政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努力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学习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全心全意做好师生的服务管理工作。

  2.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高效的创新能力

  “2011计划”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高校管理人员工作流动性不强,随着工作年限增长,已习惯于面向具体事务的单一管理工作,导致整个群体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高校管理人员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要在理念、观念、思路上进行创新,要对管理制度、模式、手段和方法进行创新,以正确有效地处理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新体制、新情况、新问题。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特别是在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协同创新的“新”形势下,要大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更新,增强开放合作意识,不断学习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及时有效地运用先进方法,创造性、开拓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