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双主互愉特色引领有效教学师生共赢(2)

时间:2014-04-01 15:41 点击:
每个年级的实录夹固定在本年级不流动,教到这个年级的教师都能根据教学随时应用实录夹中的内容,实现资源共享。我们数学学科会定期总结实录夹中的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也会收集其中一些共性问题,在集中教研时提出

  每个年级的实录夹固定在本年级不流动,教到这个年级的教师都能根据教学随时应用实录夹中的内容,实现资源共享。我们数学学科会定期总结实录夹中的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也会收集其中一些共性问题,在集中教研时提出,由全体数学教师一起讨论解决。

  这是来自六年级实录夹中的一个案例:

  工程问题讲不讲,怎么讲?

  师1:我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六年级关于“工程问题”专门列有例题,通过实际数字计算与单位“1”分率的计算相比较,得出结果相同,利用分率计算会更简便。然后系统学习工程问题。

  老师2:我也记得。那时,例题中能看出一条路是1800米也好,180米也好,甲乙修完一条路的天数固定后经计算也是相等的,再引出只告诉“1条路”没有具体长度,利用每天修的是1/天数,来用分率计算。

  老师1:现在课本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这样的例题。但计算中经常遇到比如:“行一条路,甲乙的速度比是3:4,那行完全程的时间比是():()”这样的题,不讲分率根本就分析不清。

  老师2:是,我上年教六年级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讲这类问题时专门讲了一节这样的课,教给学生怎样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解决这类问题。这不是一道题的事,而是只要遇到这类题,学生就会遇到一次这样的麻烦,还不如专门给学生讲清弄明白的好。

  老师1:我也考虑要讲,但咋讲,是不是按原来的,先通过具体数量,再通过分率来学习?

  老师2:我认为按原来老教材那样讲挺好的,本身学生对分率学得还不是很透彻,通过数量还是好懂一些。

  老师1:那咱们跟其他两位老师商量一下具体讲的过程。

  实录夹中的问题都生成于老师的课堂,积累于老师的思考,提炼于老师的实践。

  3新旧对比。——比较引发新对策

  对于我们正使用的新教材,有经验的老师往往有许多的不适应,不自觉的会对新旧教材进行比较,我们采用了相应的对策。

  (1)对比备课。

  除了加强集体备课,我们配备不同版本的教材,鼓励教师在深研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对不同教材加以比较借鉴,选择确定更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增设常规练习。

  现在使用的新教材,计算教学课时少了,但学习内容没有减少,要求也没有降低。我们把计算作为课堂常规练习,要求各年级选取不同的的内容和形式,每节课前进行五分钟的口算练习。

  (3)开发实践活动。现行教材不少单元后面都安排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而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或者其他原因,往往忽略了这部分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加以挖掘,开展有趣的学生探究性活动。例如一年级制作钟面活动,就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丰富和提升了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科文化。教学中老师享受育人的快乐,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实现教学相、长,这应该是我们有效教学研究的归宿。相信有效教学的研究一定会真正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