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理念下,学生少了许多死记硬背的知识,尤其是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教学,不再像传统教学要求学生背诵大量名人的文章,记住许多名言短句和词语,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大量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积累运用到作文写作中。教学中,作文能力差的学生说明生活积累不够,没有养成经常动笔记录生活的习惯。本文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培养学生概括、听写和口头表达、扩写和改写及模仿的能力,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积累写作命题作文,达到全面提高“差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作文水平;差生;提高;能力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作文在语文学科所在的地位也日趋重要。而大部分学校的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作文水平较差者数量很多。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指导作文水平差的同学写作文。现就此谈几点看法。 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可适当采用以下做法。 1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每讲一篇课文,作文水平差的同学都不能把握住重点,不能有层次地讲清大意,怎能谈得上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采用先口头后书面练习的办法,即先由老师概述故事情节,然后由学生分组互相概述,再把各自概述的内容写成文章,这是作文的第一阶段。这种做法能培养学生运用连贯性语言来表达思想的技能,能使口头与书面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听写和口头表达能力 1、老师讲一段话要求学生有重点有层次地记下来,以培养学生听和记的能力。 2、记叙看过的电影。学校经常组织学生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事前老师就跟同学打个招呼:看完电影要作文的。然后在作文时提出要求:每个同学在写好提纲,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小组里口述电影情节,经大家补充后再作文。讲述时,要求每人必须讲清重点情节。如果情节复杂,可选几个主要镜头口述,必须把情节连贯起来。为了解决语言干瘪的毛病,老师先作示范工作,把有关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在复述电影故事过程中把这些词语适当用在口头上,要求学生讲故事情节时,也适当把这些词用上。如果讲的不合要求,再在小组里讲一遍,然后写成文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丰富了词汇,这是训练写作的第二阶段。 3训练扩写能力 练习扩写,主要是开拓学生思路。扩写需要对原来人物的精神面貌、内心活动作比较深入的细致揣摩,可以允许学生通过合乎逻辑的想象,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表情等进行描写,扩写的内容必须为深化主题服务。如教《捕蛇者说》后,我是这样安排扩写的: (一)在深入体会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准备用第一人称进行口述的要求:①叙述捕蛇者的遭遇要有清晰的思路。②把时代背景、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二)同学分组口述。 (三)根据自拟提纲进行书面扩写。具体要求是①突出捕蛇者的悲惨遭遇。②突出封建社会苛政猛于虎的重点。③表现人民完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生活。
这样,不仅巩固了学过的知识,也培养了同学们的想象能力。这是训练写作的第三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