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所处的中学是一所处于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的学校,学生见识相对较少,且生活经验明显不足,这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物理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密切相关的学科,但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就成为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巧设情景,激活课堂,激发求知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师只有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全方位地参与教学并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大气压的存在"时,笔者演示了几个小实验:①实验1:纸能托住一杯水。将一只茶杯灌满水,用一张硬纸片盖在杯口,再按住纸片把水杯倒过来,发现水和纸片都没有掉下来;②实验2:注射器下面挂重物。取一闲置的注射器,去掉针头,将活塞推至顶部,用一橡皮帽塞住管口,在注射器的另一端系一根线,挂上几个钩码,钩码却掉不下来;③实验3:瓶吞鸡蛋实验。第一步,将熟鸡蛋剥皮,立放在广口瓶中,鸡蛋掉不下去,用手摁,也摁不下去;第二步,拿走鸡蛋,点燃酒精棉,放到瓶子中,然后再将鸡蛋立放在瓶口中,突然发现鸡蛋掉进了瓶子。 看到这些情景时,学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成为学生思考的主要问题。 二、转变学法,激发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课堂上,教师因注意学法指导,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生的热情程度及学习情绪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实践中,笔者经常因势利导,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做一做",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以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激情感染,用言语进一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所以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积极态度传递给学生,进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另外,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有幽默感,才能使学生深深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四、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完成,延续和补充课堂教学 教师应按教学内容的要求和难易程度,精心设计并布置"作业超市",它包括基础题、变化题、提高题、智能题等。教师可以要求成绩较差的学生做基础题,成绩中等的学生做基础题和变化题,成绩较好的学生做提高题和智能题。如在教学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之后,笔者布置了三道探究性作业题:①令人心烦的噪声有哪些?来源是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小噪声?②城市中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哪些?③了解噪声有哪些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练习。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追求,更是一种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常规,全面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实施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为实现有效教学而做出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