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 首先从教学方式来看,前面提到目前各高校的安全教育课的教师基本是由保卫部门、学工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各学院、系部的辅导员兼职担任,这部分教师多为初入教学一线,有些人甚至是第一次站上讲台,没有多少教学工作经验,难以避免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经过前面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安全教育课中开展“互动式体验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互动式体验教学旨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获取。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师生的互动与学生的体验两个环节,先将学生按学号分为若干小组,每次课后将下一次上课内容大纲分配给不同的小组,由各小组分头搜集教学内容相关资料,由该小组人员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中给大家做分享交流,教师作最后的总结和重点内容的讲解;体验环节是学生让一组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既调动了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又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案例的印象,两个环节对任课教师教学经验的丰富与否都没有要求照样可以将学生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而且任课教师也会增加相应的成就感。只是在两个环节的设置和把控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要对讲授章节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对学生做好课前的指导,将自己的想法和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学生本身表现出来,而且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贯穿于整个互动式体验教学中。 (2)安全教育内容的改革探索 安全教育课的教授内容对课程的发展建设至关重要,现在市面上普遍流行的安全教育教材内容太繁杂,基本上都在十三到十五章的内容,多是理论与意义,实用的东西不多。我们进行安全教育,其教育内容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日常生活环境来确定,就近几学期授课内容的积累和总结,可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压缩为五个章节:人身和财产安全、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事件的应对、网络和信息安全、宿舍安全知识以及心理安全。这五个章节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安全,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心理问题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都是由起初微小的心理压力或者是抑郁情绪,无法得到及时合理的排解,慢慢地积累而愈加严重,这一方面应该拿出较多的课时来进行讲解,同时像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没必要在教材里面出现,比如说饮食安全以及交通安全,在平时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都经常会提到,再将其拿到课堂上来讲,只能是毫无意义的凑课时数。另外,一定要增强课程的实践环节,像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应急处理,例如火灾可以利用临近报废期上可以使用的灭火器来进行实验演示,这样既不增加学校的教学成本投入,又可以将废物充分利用起来,同时可以联合学校医务室定期开展模拟演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包扎、止血方法。当然,所有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根据本地环境和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商定,千万不可以照本宣科。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因为它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意义不容忽视。改革创新安全教育课教学模式,突破现有安全教育课教学模式,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才真正完成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