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学校增值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基于多水平追踪数据的实证研究(上篇)

时间:2015-12-03 09:43 点击:
【论文摘要】用增值来评价学校是一种更为公平和精确的评价方法。然而这种评价方式也存在一定风险。研究发现,学校的增值在各个学科之间的一致性并不高,基于学生总分计算的增值可能会掩盖校内各个学科教师效能的差异,这可能会引起部分学科教师的搭便车行为
  【论文摘要】用增值来评价学校是一种更为公平和精确的评价方法。然而这种评价方式也存在一定风险。研究发现,学校的增值在各个学科之间的一致性并不高,基于学生总分计算的增值可能会掩盖校内各个学科教师效能的差异,这可能会引起部分学科教师的"搭便车"行为。此外,对于同一届学生来说,学校增值在不同年份具有极大的变动性。因此,基于单个年份计算的学校增值不能被运用于具有高利害性质的学校问责体系中。
  【论文关键词】学校效能;增值评价;多水平模型;稳定性;一致性
  利用学生的进步而非学生在关键考试中的原始分数来评价学校的绩效,被公认为是一种更加公平和精确的学校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因考虑到学校的生源水平以及学生的家庭背景,因此被称为增值评价。学校的增值被定义为在剔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学校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的"净贡献"。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增值指标已经被广泛用来评价学校甚至教师的效能。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部或一个部分,增值指标已被运用到一些国家的教育问责体系如对教师有高利害关系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中。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在网络上公开学校的增值指标,为家长择校提供更为科学的信息来源。当前,我国仍广泛使用学生升学率、优秀率来评价学校的工作业绩,使用平均成绩、及格率等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这种忽略生源水平差异和学生背景差异的评价方法,无法公平公正地评价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甚至会误导家长对学校质量的评判,从而做出非理性的择校决策。据此,我们认为,实施增值评价的意义尤为重大。
  增值评价已经引起了我国一些学者的注意,他们的研究均表明增值评价与原始分评价的结果相差很大。然而,对于增值评价的研究不能止步于此。要想在中国推广这种评价方法,还需要对增值指标及其计量模型本身做更为深人的探究,以了解增值指标更多维度的特点。在学校效能研究的经典文献-《教育效能基础》一书中,希润斯和博斯克(Scheerens&Bosker)认为,学校影响(schooleffects)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学校效能研究中"最基础性的议题之一",属于学校影响的科学属性范畴。本文拟采用中一、研究问题学校增值的一致性,指的是学校增值在不同维度教育产出上的相关程度,具体包括在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产出上的相关程度,以及认知技能内部不同维度之间的相关程度。在本文中特指后者,即增值在各个学科之间的相关程度①。学校增值的计算,一般依赖于学生在两次关键考试(前测与后测)中的总分差异。然而,在中国的教育情境中,中学各个学科的教研组是校内相对独立的正式组织。由于各个学科教研组的效能有异,总分增值并不一定能准确体现各学科教师的努力程度。因此,有必要对各学科的学校增值进行单独估算,以了解其一致性程度。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