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这场关于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学术讨论是一场精彩的学术对话,是由后进学者对学术先行者发起的一场学术挑战。这是这些年来在高等教育学沉闷的理论研究中激起的一阵涟漪,这也是高等教育理论界对清新的纯学术问题而非应用问题的视角转向。虽然对高等教育"适应论"的讨论在高等教育研究的茫茫文献之洋中只是沧海一粟,但它却产生了较大影响,以至于到目前为止相关讨论仍在继续且文献数量有所上升。在这场学术争鸣中,虽然多数人都是旁观者,但却也引发了每一个旁观者的思考与反思,这对高等教育学知识积累和学科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方法论研究 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及其方法论相关的话题也是高等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关乎学科成长的战略性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可惜的是,在近些年的文献中,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探讨的文献数量明显偏少,不仅在所有高等教育学的文献中占比很低,而且在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献中占比也较低,且高质量的文章较为匮乏。本文统计了高等教育学科(研究)有关文献在大学理念(精神)、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管理、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系统及其发展、大学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等15类主题的总文献中占比的变化趋势。(见图1) 图1中的趋势表明,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类文献有相对萎缩的迹象。一则表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及其方法论研究没有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参与其中的研究者相对较少;二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学商等教宵学科(研究)在15类研1究中的西分比学科的基础理论比较薄弱,虽然其在学科制度化方面已取得进展,并已获得学科建制,而实质上却更像是一个"准学科"。 在近几年相关问题的探讨中,有学者提出,由于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于教育学之外,长期以来很多研究完全没有把高等教育置于教育系统之内。在多学科的视野中,高等教育问题更多地被视为各学科共享的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教育问题。由于教育学视角的缺失,高等教育学显得名不副实,高等教育研究正在成为一个"无根"的、宽泛的多学科领域。因此,高等教育研究必须进行反思与否思,重新审视教育学之于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价值,明确"高等教育"教育学是高等教育研究走向成熟或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独立不可或缺的基础。[16] 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只有打破学科规训的藩篱,才能真正推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开展。而现实情况是,多学科研究虽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界达成共识并成为探讨热点,但其具体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呈现出四方面的特点:研究者主要是单一学科背景而少有多学科知识结构;多学科研究主要是教育学学者借鉴其他学科理论而少有其他学科学者的"在场"和参与;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多学科研究主要停留在其他学科理论观点层面,而少有其他学科独特研究范式或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多学科研究方式主要是各单一学科的分解研究,而少有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综合研究。[17] 进一步的观点认为,跨学科研究作为当今其他学科广泛运用的研究范式,已成为现代学科发展的基本路径。高等教育研究应尽快实现由多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向,并以此方法论推动学科建设发生根本性突破。[18]也有学者提出"协同创新"的高等教育研究,虽然原文中的"协同创新"主要指政府与学校、富有工作经验的管理干部与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研究。[19]但不同的群体自然有其不同的学科或研究领域背景,因而也隐含了高等教育研究需要不同学科的"协同创新",从而间接地表明其赞成高等教育研究中多学科、跨学科视角的立场。 另有文献在讨论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放性特征时也涉及上述问题,指出开放性不仅是高等教育学发展至今的历史性主题,更是现代高等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征。而开放性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学科的重要特征和学科迅速发展的活力来源,主要表现为问题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统一、多学科研究范式的确立、立体化学科群的建构。[20]同时,开放性也是一把双刃剑,无节制、无原则、单向索取式的开放,也会威胁学科生存、弱化学科创造能力。高等教育学应追求建构性、批判性、互惠性的开放,坚守学科的独立地位,通过整合功能的建设,探寻可进行超学科整合的"认知图式",实现多学科理论知识的"高教化建构"。[21] 还有的文献则关注了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另一些问题。如有学者提出了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认为它能化解和包容经典学科论范式和研究领域论范式两种学科范式间的矛盾和冲突。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的超越发展之路。[22]又如有学者讨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规范性问题,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突出问题是研究不规范。实现高等教育研究的规范化,要走出常识,树立程序意识,实现对象化的对象化,重视验证和创造。[23]再如,有学者讨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指出当今中国高教研究中批判的极度缺失,严重弱化了高教研究的社会责任,阻碍了高教研究的进步。重建批判之维是中国高教研究的理性选择。[24]此外,还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的态势进行了实证评估。[25] 综上可知,在近几年上述主题的相关讨论中,最突出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在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及其方法论选择中,应采取何种态度和战略取向。不同学者的观点存在分歧,既有主张以教育学为依托的"中心一外围论",也有提倡多学科融合的"多中心论",虽然两者间并不一定完全不可通约,但在战略取向上显然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