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城乡背景下农村普通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时间:2015-08-10 11:00 点击: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本文简要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相关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农村户籍;农村大学生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 75%左右的人生活在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本文简要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相关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农村户籍;农村大学生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 75%左右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大学生就业率低,就业难,使得很多农村大学生千辛万苦读完大学却不能顺利就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农村教育没有城市教师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所以农村的孩子要考上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大学,更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从这个角度上说,农村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这一块更优秀。然而,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引发新一轮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某程度上也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影响社会和谐进程。
  1.农村大学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大学生怀揣梦想走进大学课堂,憧憬着美丽的前程和出彩的人生,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倍受打击。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城乡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农村家庭出生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比率为 69.5%,城市出生的普通大学生就业比率达到 87.7%。农村大学生在谋求一份工作时,难度异常大,很多有人单位一看是农村户籍的直接在面试迁就淘汰掉了。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让农村大学生毕业生很无奈,也很无助。这种就业局面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家庭幸福,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农村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导致很多家长认为上学没用。
  城乡普通大学生就业单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家庭的普通大学毕业生,更容易进入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更好地企业单位,很多城市家庭的大学生在一入学时,家长或者亲属都已经为他们预留好了职业岗位,在一毕业的时候就直接进入单位。农村家庭的普通大学生由于没有这种“资源”,也没有人脉关系,只能靠自己去闯,去选择一些相对偏远艰苦的工作岗位。
  2.农村大学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农村教育观念相对较为落后,不重视综合素质培养,长期的义务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素质教育缺失,导致农村大学生更重视学业成绩,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予重视,而城市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城市家庭出生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会比农村出生的大学生有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方面,比如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在求职过程中,城市大学生在知识的能活运用和综合能力方面比较有优势。
  另外,综合素质还体现在心理压力承受程度和就业观念方面。城市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合理,心理承受性更高一些,能够灵活的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就业观。
  2.2 就业成本过高
  很多农村大学生顺利读完大学已经是千辛万苦,让家庭承受了诺大的经济压力,很多农村大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就兼职打工,勤工俭学,毕业后求职费用过高,在很大程度上让很多农村大学生错过了求职机会。求职过程中,高额的路费和住宿费,让农村大学生在求职中很受限制,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求职机会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经济范围之内,在也是导师农村大学生就业率低、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社会关系薄弱
  在调查中发现,最让农村大学生感到无奈的就是没有关系网,很多招聘内定和一些隐形的歧视让农村大学生很受伤。大部分农村来的大学生在城市里都是举目无亲,家里可能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根本就没有社会关系,然而,当前这种严峻的就业局面迫使很多人在求职时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求职位,求职找关系使得在学校里苦读,拼杀出来的农村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因为中国是一个特别重视人情的国家,所以强大的社会关系在求职中要比优异的成绩更能发挥作用。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