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化竞争背景下,各个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优秀的人才,是我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智力、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已显得力不从心,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活动教学似乎更受学生欢迎。 关键词:高中语文 活动课 教学方法 引言 我国的高中语文课程分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两个部分。在教育功利心的驱使下,教师们会十分重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中考查知识的教学,而研究性活动课往往被忽略了。殊不知,开展语文开放式的活动课教学,是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开展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已成为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最强音。 一、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的现状 缘于应试教育,即使开设语文活动课的学校,也并没有认真重视与策划。经笔者实地调查,目前的语文活动课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看重了活动课的氛围 在高中阶段,虽然开设语文活动课,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关心学生是否参与到活动课中,过于重视上课的氛围,相对地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方式。在语文活动课上,教师更看重的是活动课上随意性和热闹性等氛围,于是,学生在活动课上自然会随意和热闹起来,缺少了学习活动的导向性。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难免有浮夸的倾向。 (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高中语文活动课,存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改之后,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明确指出应关注学生在智力开发、情感培养、学习能力、身体成长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可是,在语文活动课上,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这就导致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水平得不到有效地提高。 (三)缺少了活动的研究性 目前,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项目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在课堂教学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在活动课上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现在教学提倡的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指导者以及管理者,但是当前的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活动课的研究性学习环节。 纵观活动课教学的现状,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依然把学习理论知识放在首位,轻视了学生实践能力、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的优势 在高中语文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活动课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活动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