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探寻水乡古韵 传承江南文化”

时间:2014-11-18 14:22 点击:
摘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访古镇、赏昆曲、学炎武精神,探寻水乡古韵,传承江南文化。 关键词:古镇; 古韵; 文化; 研学旅行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59-001 为了传承优秀的江南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摘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访古镇、赏昆曲、学炎武精神,探寻水乡古韵,传承江南文化。

  关键词:古镇; 古韵; 文化; 研学旅行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59-001

  为了传承优秀的江南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有效结合,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开设了“探寻水乡古韵,传承江南文化”研学旅行活动。通过访古镇、赏昆曲、学炎武精神,感受昆山特有的深厚的江南文化。

  一、开展“探寻水乡古韵”研学旅行活动的背景

  1.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是网络时代,是“宅文化”盛行的时代。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2.育人功能的需要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的要求,苏州市是试点城市之一。研学旅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3.基地发展的需要

  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以下简称昆山实践基地)地处昆山市南部国家农业示范区,北依千灯古镇,东靠大唐生态园,南通锦溪、周庄旅游区,周边资源十分丰富。“亲近自然、社会实践、生存体验、科学探究”是《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标准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的基地课程内容涉及的四大重要模块。昆山实践基地探索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昆山传统文化为内涵,以江南水乡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就必须要打破校园围墙,让学生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毕业论文格式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探寻水乡古韵”研学旅行活动的做法

  古镇千灯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千灯是昆曲的发源地,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百戏之祖”;明清石板街为“江南一绝”,是江苏省内保存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街……实践基地课程组围绕“游古镇、赏昆曲、学炎武精神”这一主题几易其稿,制订了注重内涵、突出重点,互动游学的活动方案。

  1.完善机制,优质安全

  基地实践课程活动能否顺利开展,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规范制度,形成合力来保障活动优质、安全有序开展。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