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小班化英语教学中人文性的研究入手,从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的作业评价、科学的教学目标层次和优化的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简单阐述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和观点。同时,根据现阶段在小班化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人文性渗透的突出问题,努力从教材、教师、经典文学及课外活动组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积极应变,寻求高中英语小班化人文性渗透的特色和魅力。 【关键词】小班化 高中英语 人文性 特征 建议 当下,在浙江、上海、南京等地正掀起一股小班化研究的热潮。小班化的最主要特征是人数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量的减少。相反,在小班化教学氛围下,要想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把工作做得更细,问题针对性更强,关注学生的面更广。应涵盖学生个性分析、教学目标设置、预设分层、课堂小组活动组织、课堂反馈分层及课外作业引导等各个方面。小班化研究应突出“小”,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研究,往往有大收获。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教学应该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简单地说,工具性就是要求学生会说,人文性就是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合理运用。工具性是知识要求,人文性是能力要求。(陈琳,2003)人文性的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自然的过程,是全面的,不能偏于一隅。 无论小班还是大班,英语教学的主体(学生)是人,主导(教师)也是人,所以围绕英语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首先充满的人文气息,其次才是语言知识的掌握、应用和拓展。小班化的英语教学尤其如此。 一、人文性英语教学的特征 1.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人文性英语教学的基础。 人文性首先体现在对人的尊重,以不伤害学生的感情为前提。高中生心理发展水平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并不十分愿意在众人面前展现自我。只有在平等、民主的英语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感觉到被尊重、感觉到老师的关注,也才愿意同老师对话,积极参与到老师预设的活动。对某些薄弱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说,这一点特别重要。他们在初中阶段大多属于边缘群体,平等的关注与鼓励会激发其更高的学习热情,小班化英语教学使“阳光普照”成为可能。 当然,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应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即使是批评也要讲究艺术。当学生答错时,我们能否设法缓解他们的焦虑呢?对于基础薄弱、自信心不强的学生,激励多多益善。如:I admire your courage./ I appreciate your accent./ I appreciate your pronunciation. / Very close to the correct answer. /That was a little off the subject,but it was an interesting comment.等。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说:I have found that you are listening more carefully than before, which makes me very happy.这是提醒也是激励。对于身体欠佳的学生说:I have noticed that you are not feeling yourself today. Don’t worry, your classmates and I will help you after class.这样的“offer”想拒绝都难。同样,在要求学生回答时,充满期待的“请求”,如:Who can help me?/Show me your talents, come on./ Would you please.../Let’s...会让学生感到受尊重。其实关注表达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自信,更易于和老师产生共鸣。甚至是课堂反馈练习,也要让学生跃跃欲试:More exercis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you. 2.积极的作业评价是人文性英语教学的催化剂。 如果说教师积极的课堂用语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的人文性也同样重要。教师在评阅学生的作业或试卷时千万不可以“√、×、○、﹋”等符号形式或简单给个分数完事,这样会造成学生只重分数、不重错误纠正的坏习惯,这就是学生有时对我们老师辛辛苦苦改的作业不屑一顾的原因,这也不利于形成性评价的建构。小班化的实行不是减少我们的工作量,而是从作业评价的角度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认真批阅, 以正面评价为主。文字评价方式我们完全可以从课堂用语中得到启示,如I am so glad that I have been seeing your progress day by day. /Come on , your work shall pay off.等。符号评价在突出传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错误,明确不同的符号表达方式,如缺词用“∧”;删除用“\”等。但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要善于“留白”,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