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需求 无人机航拍是一项动手实践能力非常强的技能或技术,仅掌握了无人机的起飞、降落、空中悬停、航线作业等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无人机受操控技术、天气、无线电干扰或其他因素,容易造成摔机和配件损坏。另外,根据不同的作业场合、负载情况或者天气条件,有必要对一些飞行参数进行调整或修正,这就需要操作人对无人机的体系结构、飞行控制技术、机械加工能力等技能具备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维修维护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开展航拍作业外,还能够完成无人机的维修维护,达到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符合当前跨学科、多领域、艺术与科技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 3 开展无人机航拍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 3.1 以模拟器、练习机为基础,进行航拍技术实践 在无人机航拍技术培训实践中,初期以电脑模拟系统练习,使学生建立飞行空间意识和操控动作的条件反射能力。在具备了一定的飞行技术和经验之后,完成固定航线作业的模拟拍摄技术。然后进一步深入实现拍摄设备与地面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即飞控手与摄影师的配合,使两者逐步磨合、达到默契程度。随着飞控手不断地观察拍摄场景,测试拍摄角度、景别,达到精准、稳定、灵活、熟练的操控无人机要求。最后,按照相关的航拍要求和流程,对真实场景进行超低空航拍,实现对全景场面的航拍运用和展示,最终掌握无人机航拍技术。 3.2 以实验室为依托,开展无人机技术运用 我院设计与新媒体艺术实验中心拥有数码影音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产品环艺实验室等专业教学实验室。通过挖掘实验室潜能,提升实验室承载能力,建立与无人机航拍相关联的支撑平台如摄影摄像、视频制作和编辑、航拍技术应用、后期维修维护等平台,奠定了无人机航拍教学实践基础。 例如,运用航拍技术应用平台,依托现有的低空航拍器及相关配套设备,搭建技术试验环境,对当前设备的性能、工作条件及技术特点进行验证,记录实验数据,开展航拍飞行操控技术实践教学和运用;利用产品环艺实验室具备机械加工的能力,开展无人机易损件或部分配件的改造加工和制作,既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又降低了无人机维修维护成本。 3.3 以艺术专业为平台,丰富无人机航拍镜头语言表现力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精准、稳定的无人机飞行操控技术,还应该能根据拍摄要求、现场条件、外部环境等具体情况动态地调整飞行参数,以满足航拍要求,更应该具备专业、生动、灵活的画面和镜头语言表现能力,以凸显艺术专业优势。借助我院摄影、影视等专业教学平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运用专业的镜头语言、多维的拍摄角度、动态的拍摄手法来丰富航拍镜头的艺术性和多样性,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充分发挥本专业的优势,展现自身特色。 4 结语 当前,无人机航拍具有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特殊的表现形式等优势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通过开展对无人机航拍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集艺术表现和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综合人才,使其系统地掌握无人机操控、维修维护、拍摄等技术,不断探索和实践无人机航拍的巨大潜力,以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创意文化的繁荣发展,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闵际元,等.无人机航拍应用于气象信息服务展望[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6):73-76. [2]杨润书,等.无人机航摄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前景探讨[J].地矿测绘,2011,1:8-9. [3]刘莹.遥控飞行器航拍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4(1):183-184. [4]谢春茂.无人机系统产业发展及市场研究[J].科技传播,2013,11:77-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