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数据中心资源池规划原则初探

时间:2014-09-11 14:38 点击:
【摘 要】从企业数据中心资源池建设实践出发,为合理规划资源池的类型与规模,从而使各种资源池的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提出并探讨了进行资源池规划的关键性原则,包括面向业务需求的规划原则以及面向基础架构的规划原则,为资源池建设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基本理论
  【摘 要】从企业数据中心资源池建设实践出发,为合理规划资源池的类型与规模,从而使各种资源池的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提出并探讨了进行资源池规划的关键性原则,包括面向业务需求的规划原则以及面向基础架构的规划原则,为资源池建设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基本理论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云计算 资源池规划 虚拟化 IT资源 
 
  中图分类号:TN92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13-0076-04
 
  1 概述 
 
  随着企业数据中心管理者对云计算认识的不断清晰与深入,以数据中心大规模、大范围虚拟化和多种类资源池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面向企业内部服务的私有云建设正在大中型企业的数据中心中广泛开展。数据中心管理者希望能够通过建设共享资源池,有效提高IT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满足业务需求的IT能力的交付速度,提高数据中心各层面的标准化水平和自动化操作水平,从而降低数据中心的总体拥有成本。 
 
  集中且共享的资源是云计算的5个基本特征之一,而提供资源集中共享的主体即是各种不同类型的IT能力和不同服务等级的资源池。因此,作为云服务提供者,合理有序地进行资源池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云数据中心运营管理者的核心任务之一。良好的资源池规划应既能够在保持数据中心整体架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在相对长的时间内满足各业务对IT资源的需求,又能够合理控制资源池建设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资源池建设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提前规划、采购并部署所需资源或能力,并通过各种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和能力的池化,再在实际业务需求到来时将池化的资源按需分配给业务使用。因此,资源池规划既应考虑如何合理的满足业务的需求,也应考虑如何合理进行资源池建设。 
 
  文章从本企业数据中心资源池建设项目的实际经验出发,提出了6项数据中心资源池规划中运用的原则,既包括了面向业务需求的规划原则,还包括了面向基础架构的规划原则。这些规划原则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业务支撑中心的数据中心资源池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2 面向业务需求的规划原则 
 
  面向业务需求的规划原则包括安全性分类原则、服务水平分类原则和阶段性建设原则。 
 
  2.1 安全性分类原则 
 
  安全性分类原则是指资源池规划应遵从企业IT安全策略。安全策略的隔离思想与资源池建设的共享思想是一对针锋相对的矛盾,而企业的IT安全策略通常是根据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和安全事件对业务的影响程度的深入分析确定的。在安全风险和安全事件对业务的影响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时不应调整安全策略,资源池建设应遵从企业IT安全策略。 
 
  在实际资源池规划过程中,企业数据中心往往已经根据IT安全策略制定了网络与系统的安全规范,并进行了安全域的划分,资源池建设规划应在安全规范的约束下,在不同的安全区域建立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的资源池(视安全规范要求确定隔离等级),不同安全等级的资源池之间不能进行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资源池建设可能引起安全规范的冲突,如大数据分析方案可能需要将应用与数据部署在同一平台上,会与常见的应用域和核心数据域的安全域划分方式产生冲突,此时应考虑通过制定更适合的安全规范,采用更适合的安全手段满足IT安全策略的要求。 
 
  2.2 服务水平分类原则 
 
  服务水平分类原则是指对同种类型的资源可按照不同的服务水平需求划分为不同的资源池。更高的服务水平需要更高的建设和服务成本支撑,按照服务水平划分资源池能够有效减少服务能力的过渡交付,从而降低资源池的建设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按照服务水平划分资源池也不应过度精细化,否则将导致资源池规模显著缩小,使资源利用率降低。 
 
  从实际建设经验看,根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业务支撑中心的数据中心的整体规模,在资源能力规模较小时,如由20台以下服务器构成的计算能力集合,可不按服务水平划分资源池,以提高资源利用率;20台以上服务器构成的计算能力集合,可考虑按高、低2级划分资源池,配合不同的硬件构建和服务支持方案,降低资源池建设与运营成本。 
 
  2.3 阶段性建设原则 
 
  阶段性建设原则是指资源池建设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根据发展需求进行的阶段性建设。 
 
  首先,某个资源池的规模应根据业务对该资源池提供的IT能力的需求规模来确定,并跟随业务需求的增加而扩充,从建设成本角度讲,需要该资源池采用的资源池方案具有纵向或横向的扩展能力,当资源池规模较大时,横向扩展能力更为重要。 
 
  其次,每种类型的资源池建设过程都会涉及资源定义、申请方式、交付方法、资源调度、资源部署等多种技术因素与方案,而企业内部的资源池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技术手段尚需要进一步验证,从建设风险角度讲,按照不同的成熟度指标将资源池整体建设过程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便于及时的评估与改进,从而使资源池的建设稳步推进。 
 
  3 面向基础架构的规划原则 
 
  面向基础架构的规划原则包括功能分类原则、容量匹配原则和一致化原则。 
 
  3.1 功能分类原则 
 
  功能分类原则是指在进行资源池规划时,应根据对管理精细化程度的要求,按照资源能力的不同属性划分或定义不同的资源池。是否将某种资源能力定义为资源池取决于是否需要对该种类型的资源能力进行精细化管理,定义资源池一般需要定义资源总容量、分配容量、实际使用容量、分配量映射关系、使用量映射关系等指标,从而实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