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孔子体育思想在现在体育中的再现之研究

时间:2014-09-05 11:58 点击: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现在体育的视角,通过阅读、选择、分析和综合对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军事体育思想、伦理体育思想以及它的传播和对后世的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的体育思想有两个突出的方面和现在体育密切相关;一是成人的体育主张,即现在提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现在体育的视角,通过阅读、选择、分析和综合对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军事体育思想、伦理体育思想以及它的传播和对后世的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的体育思想有两个突出的方面和现在体育密切相关;一是“成人”的体育主张,即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二是“重参与、重过程、轻结果、讲道德”的竞技体育观念,与现在奥林匹克精神相映生辉。孔子的体育思想在古代体育思想史占据重要位置,是体育史上的里程碑。

  关键词 孔子 体育思想 现在体育

  一、孔子与体育

  (一)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不仅提倡体育,还把体育和德育以及智育都列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提出了“成人”教育。按照孔子的观点,一个人如果具备了“知”(智慧)、“不欲”(仁德)、“勇”(勇力)和“艺”(多才多艺)等四个方面的本领,然后经过礼乐道德的自身修养和外部教化之后,达到了相应的外显礼仪标准,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之为“成人”了。孔子提出的这一“成人”目标,单纯从教育学角度看,就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因而有着很强的导引和鼓舞作用;从体育学的角度看,他并不主张“勇”和“艺”的一枝独秀,而是要与“智”、“不欲”结合在一起实现全面地发展,因而又有着社会实用性。

  (二)孔子的军事体育思想

  在记录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论语》中,尽管对德、智方面的论述占有大量的篇幅,但也不乏孔子对军事体育方面的论述。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表达了他在培养人才上注重仁、知、勇的诉求。因此,把“勇”列为军事体育的范畴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孔子反对战争和杀戮,但作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深知军事力量在治国安邦中不可或缺的道理。因此,我们说,孔子的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军事体育的内容,而且对军事体育训练在战争中作用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

  (三)孔子的伦理体育思想

  孔子提倡的体育活动,以及在他的教育中宣扬的体育思想,都是他实施“仁”的教化的一种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体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是一种以“仁”为人生最高精神境界的孔子体育伦理思想。他还强调体育的道德价值追求,决定了孔子体育伦理是以“义”为思想和行为价值判断标尺的。除此之外,他还将体育视为一种礼仪活动,并将这种礼作为人的体育活动中的道德界限和行动标准。

  (四)孔子体育思想与奥林匹克

  《论语》中记载有孔子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这段话的本意完全在于强调比赛过程中的道德建设,主张要把比赛双方的友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为了比赛名次互不相让。言外之意,孔子的观念强调的是比赛的参与意识,而并非是胜负的目标争夺。本质要求之所在——重参与、重过程、轻结果。

  孔子体育思想对奥林匹克竞技道德的也有积极的影响。孔子以仁为精神境界的体育伦理思想有利于体现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孔子以义为行为标准的体育伦理思想有利于彰显奥林匹克精神,调节人际关系。

  二、孔子体育思想的传播

  孔子体育思想中始终把“德”放在较高的位置,“克己正身”这种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武术的核心思想体系。孔子提倡的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儒家思想中倡导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追求与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团结、友谊、进步、和平、公平理念不谋而合,特别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观念与奥林匹克追求的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更是一脉相通。这种理念的相同带来的直接效果是西方的认同,因此孔子的这种体育思想具有普世价值,孔子学院的成了正好为孔子体育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孔子体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的体育思想其主旨并非探索体育之真谛,而是把体育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工具,为实现其仁的政治理想服务。在汉代,人们运用蹴鞠这种练兵手段,远征大漠,开疆拓土;在南宋,岳飞精通武艺,精忠报国;在明代,戚继光平倭卫国,捍卫疆土。每当国家危亡之时,孔子的仁学体育思想,就会唤起人们积极从事实用性体育,精忠报国,舍身成仁。仁学体育思想在中国古代起着重大影响;直到当代,中国体育界一直流行和实践着一句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四、结论

  孔子的体育思想观念,其价值和意义在整体上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上是前无古人,占据着重要的里程碑位置;二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有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征,即便今天,同样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三是孔子的体育思想观念是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根本目的,这与西方文化观念中的体育价值取向有着很大的差别,由此而显现着勇于担当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京龙.从《论语》看孔子的体育思想[J].体育科学.2012.32(1):77-80.

  [2] 黄瑞霞,高洁.孔子的体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29-30.

  [3] 王斌.孔子体育思想的现在阐释[J].体育文化导刊.2003.6:77-78.

  [4] 王云.孔子的体育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4):38-41.

  [5] 巫国贵,唐晋,李侠功.孔子学院与孔子体育思想传播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2.1(7):117-119.

  [6] 王化冰,张立燕.论孔子体育思想的两面性[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121-124.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