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对合格体育教师的思考

时间:2014-09-05 11:40 点击:
摘 要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而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传播者、指导者,是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所以教师的质量是教学的关键。本文对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人格特征以及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能力 人格特征 教师的工

  摘 要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而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传播者、指导者,是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所以教师的质量是教学的关键。本文对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人格特征以及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能力 人格特征

  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根据某一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去培养人才。教师职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教书育人”。体育教师的任务是按照体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进行教学,结合素质教育,以体育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现在乃至终身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体育意识;还要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格特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心理健康的社会成员。简单地说,教师就是通过自身的知识和人格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一、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由于体育教育的特征规定了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地位和作用,他们肩负着塑造美的身体和培养美的心灵的双层任务。它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师生之间的接触,不仅面广,时间长,而且影响大。从某种程度上说,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和世界观形成往往使学生终身难忘。

  体育教师的道德规范是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及一切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建设和体育事业对每一个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就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来说,主要是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是热爱体育教育事业;二是爱护学生,诲人不倦;三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四是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五是勤奋好学,精通业务;六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情操、行为举止、学识才能、开拓创新和心理机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发挥导向引路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

  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同时又是最有力的教育。巴甫洛夫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优良的个性品质。国内研究者王松认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优良个性品质有:

  1.行为动机和目标上,热爱学习,热爱专业,热爱职业,热爱学生,即有热爱教育事业之心;2.兴趣方面,追求新知识,捕捉新信息,倾听不同意见,勇于发表意见,热衷于社交活动,习惯于自我表现,即在输入和输出都显示出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在情绪方面,豁达、容忍、幽默、坦直、随和、情绪平静不易波动;4.意志方面,深思、慎独、反省、自制、勇于承认失败并不屈不饶地寻找达到目的的新途径,即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5.道德方面,诚实、勤奋、公正、廉洁、坚持原则、追求平等,具有献身精神,在伦理道德上能够辨别善与恶和自觉地遵守纪律;6.能力方面,具有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开拓能力等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结合社会体育状况和学校体育教学的工作特点,体育教师还要强调自尊、自爱、自重、注重自身修养,真正地作到敬业爱岗,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思想品德、作风情操乃至举止作风等方面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具体表现在:

  (一)处事热情。体育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有执着的追求和奉献精神,有了崇高的敬业精神,体育教师就有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它激励体育教师对事业负责,对学生尽职,同时还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自豪感,对体育的教学表现出浓厚兴趣,这种兴趣促使体育教师去研究学生,研究大纲、教材和教法及教学模式,这种兴趣和热情将使体育教师饱满地进行工作,具有顽强的毅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艰巨的环境和条件下,克服困难,创造有利条件,完成好赋予体育教师的工作,同时这种意志品质也将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二)情绪稳定。体育教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具有乐观、积极的自我形象,要具备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体育教学是体能和智力的结合,教学中可能遇到许多问题,加上体育项目不同也将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情绪,调节学生心理,首先教师本身情绪就必须稳定,不为社会、家庭和学生的临堂表现或意外事项所影响,克服自身消极情绪,抑制无益的冲动,约束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沉稳从容的品质

  (三)待人亲切。这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上“爱生”与“尊师”的统一。爱生,要意识到自身的教书育人的责任,要正确认识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看到学生的进步,对学生各方面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关心,多予鼓励,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爱少数。还要尊重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充分认识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要既为人师,又为人友,实事求是,不强压学生异议,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体现自我,发挥主动性的宽松学习环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融为一体。

  三、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严密组织教学的能力。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制定一套教学工作计划,还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和使用场地器材以及控制好学生练习的时间、次数、强度、密度。这要求体育教师具备严密组织教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要放得开而收得拢,要有严格的教学管理,要加强课堂常规(着装、考勤、纪律)和课堂目标(练习规格、质量、数量)管理。

  体育教师还要具备应变能力,要控制学生的情绪。学生情绪低沉时,要设法调动,学生情绪兴奋过度时,要抑制。要能随变化状况而改变教学方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把课上好。

  (二)灵活的教育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始终。体育教师不仅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要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因势利导。如:通过教材本身的教育有球类项目中的关于团队和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中长跑的意志品质教育,队列训练的纪律教育。

  在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严格要求而又耐心说服教育,发现优点和利用积极因素,还要注意自身言行的表率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着装要求时教师本身一定要服装规范,仪表端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以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

  (三)正确完成示范动作的能力。能正确地完成教学示范动作是体育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示范动作力求正确、规范、熟练、轻巧、优美,把动作要领充分显示出来,使学生在感知动作形象的过程中了解动作的结构和完成动作的顺序,从而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情趣。示范要形式多样化,示范的位置和方向要选择好,示范的过程要形神兼备,让学生既观其形而又领会其神。给学生以美的艺术享受。

  (四)不断储备和更新知识的能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科技进步,教师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结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全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加速知识更新,既要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知识,还要及时了解国内外体育教学信息,不断学习国内外新的教材教法,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做到旁证博引,举一反三,要不断探索——总结——再探索——再总结。

  (五)体育教师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平时要注意学习和积累知识,收集信息,要养成多学多记多研多练多写的习惯,要多参与学术活动,要敢于实践,勤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

  综上所述,只有德、才、艺兼备的体育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让我们都朝这一方向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清黎.体育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李椿.教师道德概论.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3] 刘绍曾.关于培养新型体育教师.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6(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