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语文教育心理学》指出: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书面语言还刚刚出现雏形。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从产生语言功能的心理本质来看,书面语言是完全不同于口头语言的另一种过程。低年级的孩子在入学前,母语学习已有大量积累,但法国学者泰勃尔研究发现:孩子们对于口头语言表现得自由、轻松、生气勃勃,而书面语言则表现得拘谨和困难。经过实践和思索,本文运用“模仿、想象、创造”三部曲以阐述书面语言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 书面语言 模仿 想象 创造 翻阅人教版低年级的教材,课文内容生动、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好范本。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的“看图写几句话”。随后,在第六组教材中编排了“我想从今天开始写日记”、第七组中的“编拍手歌、写顺口溜”等。在二年级下册中,教材同样编排了相应的写话内容,如第一组的“我想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第三组的“夸家乡”……第八组的“写写这学期的收获或者写写暑假里的打算”。从教材的编排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写话的要求并不多,这也体现了新的课程观。因此,教师需要拓展文本,挖掘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模仿、想象、创造,唱响书面语言学习的三部曲。 1 在模仿中规范语言,奏响书面语言教学的序曲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而低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非常不规范,那么我们就应该顺应天性,让孩子从“模仿”起步,在模仿中规范语言,打好基础。 1.1 句子仿写,积累语言。句子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句子教学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显得重要。低年级的教材常见的句式,如一……就……,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等。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仿写句子的方式,让学生先理解文本中的例句,观察句式写法上的规律,随后以填空的形式仿说句子,最后自由写话,拓展延伸。这样的句式训练,为学生架设了一个阶梯,教师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大大降低了写话的难度。以此为依托,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句式,更由课内衍生到课外,激发了他们的写话兴趣,同时也积累了学生的书面语言。 1.2 片段仿写,丰富语言。当孩子掌握简单的句式后,就可以开始写一段简单的话,教师要把握契机,有策略地选择文中较有特征的片段让学生进行仿写练笔。教材中有许多语言优美、结构有特色的片段,都是学生仿写的好题材。教师在指导时首先让学生读好片段,引导学生发现段落的结构和特征,随后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行仿写。如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课文中每小节的结构相似,我在孩子们熟读、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发现每段话的共同点,学生一下子就找出来,每段话都以“( )的妈妈有个好办法”为开头,当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我便请学生以“(谁的)妈妈有个好办法”为开头仿写片段。有的孩子写:苹果妈妈有个好办法,它给孩子身上洒下了香气。吸引动物咬下,带着种子离开妈妈。还有的孩子写:板栗妈妈更有办法,她让栗核晒在太阳底下。吱的一声,栗核裂开,孩子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1.3 篇章仿写,运用语言。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句式和段落结构时,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篇幅短小、有特征的篇章进行仿写训练,让孩子在篇章仿写中运用语言。一、二年级的教材所选诗歌数量多、题材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小百花园”。有写景的《四季》、《柳树醒了》;有赞美优秀品质的《平平搭积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还有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弱小的《假如》、《两只鸟蛋》等等。这些儿童诗题材非常贴近儿童生活,内容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写法简单,结构形式单一。非常适合孩子仿写。 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一年级上册《四季》这首诗歌,课文用简短的四个小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色。整首诗歌语言活泼,句式相似,非常适合学生仿写。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结合图片、借助_________,他对___________说:“我是春天”的句式,引导学生每学一节就仿说一节,最后把它们的作品串联起来,就成了一首首生动、完整的诗歌:柳枝绿绿,她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花粉粉,她对池塘说:“我是夏天。”落叶黄黄,她对大地说:“我是秋天。”雪花从天空中落下来,她害羞地说:“我就是冬天。”…… 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巧设平台,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诗歌,继而发现诗歌的结构特征,让仿写有规律可寻。但低年级的孩子对于全文的仿写比较困难,因此案例中我采用了逐段仿写的方式,降低仿写的难度,最后把段落串联成文,让学生写得轻松有趣。仿说、仿写充分体现了教材对于学生的示范作用,而教师先由句式到片段,最后仿写篇章,对孩子采取层层深入,有梯度的训练,能让学生更好的规范语言,掌握句式、段落的基本结构。 2 在想象中激活语言,唱响书面语言教学主旋律
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但我们拥护‘模仿’只能到此为止,过此一步,则本为向上的垫脚石,‘模仿’就转变为绊脚石了。”因此,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当好课程的开发者,挖掘教学资源,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激活学生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