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案例教学成为我国在教育改革实践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知识。基于此,针对案例开发的教育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教育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能力,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育学;教师;教育;实践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6-0048-02 教育学案例教学形式的开发,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案例来进一步进行分析和理解理论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实践能力,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的目的。案例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一般包括案例的开发、案例讨论以及案例的总结这三个教学过程,并且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进一步提高了教育学教学中教师的实践知识能力。 一、关于案例的开发和选编与教育教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必须具有丰富的案例资源,以此奠定案例教学的基础。作为教育案例,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某些事情进行描述、反思并丰富知识结构。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进行叙述,然后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及原则再进行描述,这种描述过程是教育案例实践性的主要表现。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它还能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由此可以得出,教育影响力的体现是通过教育案例的实践性选择来实现的。 案例的开发是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某些场景进行分析、判断来为教师创造一个虚拟的真实场景,通过案例,教师会很好地把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的关联,缩短其差距。在大量的教学资料中,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比较与分析,选出适合教学的案例,再对其进行整理、讨论,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再加上,在案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从教育理论的传授者,变成案例资源的开发者。教育学教师定位较高,对中小学的实际工作经验会比较缺乏,但是通过对一线教学资料的整理,并加以概括、推断、理解,使之成为多元化的教育案例,能够很好地拓宽案例资源开发的范围。 对于案例的开发,其最基本的思路就是为了能够挖掘课程中的资源,以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价值,教师在通过教育案例的开发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在案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也能够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元素通过案例知识的形式展现出来。教育学教师必须不断地搜集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案例素材来开发新的教学案例,才能跟得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关于案例的分析过程和讨论过程与教育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在课堂上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来共同分析在教育案例中发现的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此来共同完成虚拟真实场景的教育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来体验教学案例情境的一种教育方式,课程的本身不可能是静止的,它是随着课程中的相关因素不断变化的。目前,随着课程的不断展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课程目标,但总体的课程意识是不会改变的。紧密地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把课堂改革成为动态的方式是实现教育不断改革的价值所在,对于其带来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对于教师而言应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研究教学方法,以此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情境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可能服从于单纯的普遍性的教学规则。在不确定性的教学实践中,就必须要求教师敏锐地感知并调节其教学模式。生成性的教课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但要言传身教,而且在教课的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前,要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确定适宜的教学模式,只有做好了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的良好效果。另外,在教育教学案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创新性、不确定性和模糊异常性,这样学生会从中感受到新颖,面对模糊和不确定性,学生会充分地发挥其能力去解答,给其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因此在这种不确定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够获取真实的教育体验机会,才能够更好地得到具体的实践性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