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案例教学与教育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2)

时间:2014-08-08 10:22 点击:
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主要来源就是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情景,教师在这种复杂的教学情景中,能够拿出合理的教学策略,然后将其运用到多变的教学情景中,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对我国教育实践知识最好的解释。


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主要来源就是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情景,教师在这种复杂的教学情景中,能够拿出合理的教学策略,然后将其运用到多变的教学情景中,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对我国教育实践知识最好的解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用生命的起点来形容,那么对于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讨论则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生活方式,是促进共同生长的良好教育实践活动[1]。另外,在案例讨论中存在的问题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充分发挥其长项,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以此来促进其成长,还有就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当中,对于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教育理论知识来培养学生,还要用艺术的形成来完成教学过程,在遇到不确定的案例讨论时,教师必须面对这种问题,然后做出各种确切的情境模式,在这种模式教学中,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来实现智慧的交锋,这样对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深度会有很大的提升,从而案例讨论才能够断续开展下去。另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语言对话能力,从对话中提高学生发掘问题的能力,让案例讨论的过程能够持续进行,保证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是对教育实践知识的最好补充。

   三、关于在教学过程中案例评价总结与教育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案例总结对于教学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它的总结过程一般情况下是针对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其讨论的结论及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总结,然后在进一步的研讨中有意识地扩展教育实践知识,教师在案例总结中,能够进一步促进教育实践知识的提高[2]。

   1滠驸新的评价标准体系

   许久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表层知识的传授,而对于知识之后的问题从来不去关注。对于我国一再强调基础教育课程中的情感、态度等目标,从来没有去实现,这就说明了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好的教学模式,同时也缺少科学教学的评介标准体系。案例教学能够把学生的开放意识、创造意识以及思考能力作为培养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设立固定的标准答案,对于在案例讨论中得出的结果,教师要做出全面的评析,然后在评价与评析后,指出案例中的理论原理、思路和方法,在课堂演讲结束后,做出书面的总结报告,继而对于在演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赶紧纠正,要特别注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够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重要的是教育的持续发展。所以,这也要求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以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的模式,不只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注重学生的实践知识。

   2篠成案例总结的反思精神

   做好案例总结后的反思工作,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在自我剖析与反省后,进一步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拥有个人的教学思想,养成良好的反思行为[3]。其主要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其教学过程和教学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表达描述,然后对自己的教学行动和思维方式进行再一次的反思,以此来发现其中的不足,在反思过程中要自问一些问题,比如:我为什么这么做,而没有那么做等,以此来更好地改善教育方法。另外,案例教学本身就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描述,然后对教学过程再加以分析和评价,本来就存在着反思因素,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过程还要注重对相关案例进行系统的讨论和分析等工作,这种讨论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反思的有效结合,切实地提升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理性和精神境界,还进一步促进了其专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可看出教育实践知识对于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所起的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案例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教育专业素质,也增强了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能力,同时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1,(5).

  [2]李静.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对话教学模式初探[J].沧桑,2012,(2).

  [3]林忠章.面对新课程,教育学教师可以做些什么[J].新课程,2011,(11). 2014年6月第33卷第6期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