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阅读教学中“关键词”的作用

时间:2014-08-06 16:09 点击: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然而,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却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迫切需要解决却又无法彻底解决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一矛盾,笔者主张抓住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词,如题目、文眼、过渡段、小序等点,运用抓关键词法来指导学生实现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然而,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却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迫切需要解决却又无法彻底解决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一矛盾,笔者主张抓住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词,如题目、文眼、过渡段、小序等“点”,运用“抓关键词”法来指导学生实现轻松、高效地阅读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教学;阅读教学;选取;实效

  阅读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师最为重视却又最不易取得实效的板块,我们往往通过五花八门的技巧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殊不知,看似热闹的训练中,学生真正吸收的东西少之又少,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到有力的“抓手”,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切实有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尝试,认为可以使用“关键词教学”这“一发”来拎起解读文本的“全身”。

  1 关键词教学大义

   教育部2011年最新颁布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往往有的只是分段落、理大意、记主旨等传统的步骤。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小,阅读效率越来越低,他们对于文本的了解也只是限于教师传授的“死水”而已,很难在文章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于是,语文教学中就形成了学生怕阅读、不阅读的局面。如何在枯燥机械地阅读模式中另辟一条蹊径,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而言,都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何谓关键词教学呢?在这里,笔者先简单列举执教的几篇课例供大家参考。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孤独之旅》中,抓住“孤独”一词,就可以准确地把握全文的脉络,这时候,整个教学就可以划分成清晰的三大步:感受杜小康的孤独——理解孤独的真正含义——学会战胜孤独,当然,看似简单的三个步骤下其实还需要教师精心地备课。然而这样的关键词一旦找出,在课堂上,学生便不再像无头的苍蝇,乱撞、乱飞。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湖心亭看雪》,属于文言文。拿到这样的文章,学生有时候连读的兴趣都没有,更不要说读懂、读透了。其实,只要我们换一种教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字“痴”,就不难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了。此外,在古典文学名著《智取生辰纲》一文中,我带领学生着重去品味一个“智”字,将吴用的“智”和杨志的“智”作一个比较,不仅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解读了文本,更培养了他们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意识。纵观以上几个课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所谓的长文短教,还是短文长教,都绕不开文章中的一些“文眼”,准确地找到这个文眼,并利用现有的知识去挖掘它,拓展它,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去做的功课。那么,如何有效地选取这个阅读教学的关键词,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要去思考和斟酌的内容。

  2 语文关键词的选取

   关键词虽然作为一种无须作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文中随便选几个词语就可以作为关键词。关键词的选取首先要立足课文,即提炼文本大意,根据中心句,关键段落或文本的空白来整合,提取。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文章的标题,课文的前言,文章的课下注解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提取。教师所选取的这个关键词,必须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或者能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在这个关键词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快速并准确地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当然,前提是不能偏离文本,误读文本。

   2.1 在文本中选取关键词。

   如在教学《杨修之死》一文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一个词语“恃才放旷”。让学生首先找出杨修才能的体现,再思考:他的才能带给他的是什么?从杨修的结局去探究曹操的性格,从而总结杨修之死这一悲剧结局的原因。整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思考、探索的热情,这样,课堂上,学生不仅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目标,也在不自觉中收获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启发。

   2.2 在单元主题中选取关键词。

   除了在课文中去截取这个“关键词”,有时候,教师还可以有着宏观意识,例如把握一个单元的主题。例如在上《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时,我主要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民俗文化”展开教学。在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云南歌会所折射出的当地特有文化,从而带领学生拓展视野,了解中国所独有的民俗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想,这种意义上的知识收获,也许比简单地为学生分析篇章结构、段落大意要来的更为切实有效吧。

   2.3 在课文的小序或背景介绍中选取关键词。

   在解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文时,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词前面的小序,了解写作的缘由和背景。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也说明了解一篇文章背后的信息更加有助于我们去理解这篇文章,正如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也是这个道理。这里的小序对于学生而言,就是非常关键的“词眼”,尽管它不是一个字或一个词,但在我看来,只要是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信息,我们都可以称它们为关键词。

   阅读教学中,只有准确并贴切地找准了关键词,才能起到总领全局的作用。这个关键词,既要反映和揭示文章主题,又要因文而异,能够引导学生思维,并帮助学生清晰地对文本进行定位。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