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高中体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目的

时间:2014-07-10 15:00 点击: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目前仍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学生在心理上还存在着为高考应试而学习的现象,这种被动学习和锻炼的态度极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终身锻炼的健康体育态度的形成,需要广大教师给予重视。 关键词:高中体育;应试教育;素质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目前仍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学生在心理上还存在着为高考应试而学习的现象,这种被动学习和锻炼的态度极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终身锻炼的健康体育态度的形成,需要广大教师给予重视。

   关键词:高中体育;应试教育;素质;锻炼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256-0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因为受沉重的高考压力的影响,往往会忽视体育锻炼,从而使自己的健康状况受到影响。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国家未来的宝贵人才,他们的身心发展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体育特长生,对于其他学生则放任自流,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身体健康程度不理想。那么,如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呢?针对当前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被动体育教学和锻炼的现状,我觉得应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贯彻终身体育的体育思想为目的,从而搞好体育教学,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人才。

   1.充分利用学科特点,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的产生,最基本的要素是思维的活跃。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氛围。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创造力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客观世界,但在主体方面,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都来自于人的深层心理,在自由状态下,个体会感受或把握一种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特定的社会内容的完整形式,从而使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因素活跃起来,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深层心理会获得自由的充分的表现机会。体育的魅力正是由于它能消除深层心理的压抑与束缚,保障心灵的自发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主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利用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挫折人人都会经历,重要的是如何对待挫折,是退缩不前,或是勇往直前地战胜挫折,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体育教学中充满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态度的内容和项目,所以教师要认真发掘并利用。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先天身体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使那些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是通过了自己的努力而不能达到考核的最低要求。我认为:在学生遇到挫折时,更重要的不是学生的态度,而是教师的态度,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和认知基础,要让学生直面挫折,引导他们从每一次挫折中获得磨练,不轻易产生自卑、失望是我们们教师的首要任务。比如耐力跑是绝大部分学生最害怕的一个项目,有些学生会想办法逃避,而耐力跑却是提高心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更是提高学生抗挫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注意正确的引导, 教育学生要经得起逆境和意志的磨练。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的心理态度,现在我所任教班级里的学生耐力跑的素质在原来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3.发挥体育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竞争意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激烈的竞争性是现代体育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体育运动之所以被人狂热崇拜,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竞争方式,呼唤着人的本质力量。学校体育可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可通过比赛和游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进取,超越自我。在体育比赛中,胜利与失败并存,对学生进行胜败观教育尤为重要。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不足,继续前进;在失败中找教训,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生活中碰到的失败与挫折,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4.利用体育运动的组织特点,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高中生都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些时候根本不需要教师再长篇大论地说教,他们就能够判断出哪些是对他们有利的活动,哪些又对他们不利。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锻炼身体对自己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有所帮助,但是他们因为受到沉重的课业负担的压力,就往往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所以,教师要想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就必须从体育锻炼和学生学习相辅相成的理论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使其真正明白体育锻炼的用途。我曾对高三段学习成绩的前50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他们大都能够自主地来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并把利用课间小跑作为调节自己紧张学习情绪的一种方法。后来我把这种调查结果向同学们展示推广,鼓励他们去进行切身实践感受,一段时期下来,我所带的班级的同学几乎都接受了我的这种观点和建议,并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说,学校所开设的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任何学科都不能荒废。

   5.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正确思想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终身体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好胜的天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高中结束后,体育教师要力求做到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几种比较适合自身特点的锻炼身体的方法。通过体育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了学生的体育特长,还能提高他们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实践证明,在田径和球类教学中,长时间的练习和比赛磨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田径和球类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一点可从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上来证实。由于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因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应运而生。不仅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运动技术水平和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能力,并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通过教育论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优化,以及合理考评机制的建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抗挫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学生实现终身体育的理念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成才之路》 2011.16 赵正军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