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拓展活动有着丰富的课堂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改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让素质拓展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由于初中体育的课时较少,也就使得初中体育课不被重视,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为了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所以在这里提倡将素质拓展的活动引入初中体育的教学,让学生在素质拓展的活动中,得以更好的实现初中阶段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素质拓展可行性 素质拓展活动最根本的特征是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能够感悟人生哲理。将素质拓展的活动引入初中体育课堂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尝试,在初中体育课堂上进行素质拓展活动,一方面丰富了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得以更好的实现初中阶段的发展。 一、初中体育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球类教学,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类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即跑步、跳高、跳远、投掷铅球。而武术类、健身操类学生接触的机会都比较少。针对于初中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将素质拓展活动引入教学,让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另外,由于课程比较的单一,相对于篮球、足球都不太适合女生进行训练,使得一部分学生的课堂时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一些常规的活动,也很难激发她们的兴趣,使得在体育课上得不到真正的锻炼。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可能更希望接触一些全新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融入初中体育的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教学课时、场地 课时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课时过长的话,可能导致学生的运动量过大,身体过度的透支,而课时过短的话,也可能使得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初中体育的课时一般都定在40min,而每周都会有2个课时 ,让学生在紧张的初中学习中,有一定的体育活动,让身心在运动中得到一定的放松。但要注意课堂教学主要部分的密度,合理控制练习的负荷,科学安排练习的量和强度,在主要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把握学生的身心变化,将教材、学生、环境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够保证40min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1]。 初中体育教学是依据一定的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而进行的,场地、器材的缺少都会使得学生的锻炼效果的下降,比如足球、篮球、田径运动都是需要专业的场地,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而素质拓展活动的展开是没有场地的限制的,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更生活化的组织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活动。 二、素质拓展活动的可行性研究 1.教学理念 体育课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道德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初中体育教学,可以成就学生健康的体魄,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2] 教师首先应该端正学生学习体育课的态度,让学生明白体育课的重要性。由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体育课没有了热情,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一般会带着学生做热身运动。在这里建议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大家一起跳“兔子舞”,这样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也让学生感觉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而且随着学生熟练了跳“兔子舞”之后,教师可以逐渐加大难度,这也避免了在熟练之后学生的热情降低的情形。 2.素质拓展活动关系密切的人群因素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教师在素质拓展的活动中扮演着“培训师”的角色,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涵养,特别是负责素质拓展活动的教师一定要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大部分的教师在经过培训之后都能胜任“培训师”的角色,尤其初中体育教师更具有成为素质拓展活动的培训师的潜质,经过训练一定能够胜任,并且更好的教育学生。 (2)学生的勇敢之心 素质拓展活动就是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训练中来,不管是优生或者差生,在素质拓展活动中,能够较容易的实验自己的价值。在活动中,能够磨练学生的毅力,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更加的融入集体、融入团队。比如在素质拓展的《背夹篮球》活动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6个学生一组,然后进行气球的搬运,两两同学背对背,手挽手的进行配合。将篮球夹在两人的背部,学生从起点线内将篮球一直送到终点线,在途中如果篮球掉了,则原地捡起,继续活动。在活动中游戏必须由两个人配合默契才能完成整个的运输过程,这就让参与者在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团结协作的可贵。所以说,素质拓展活动不仅是一项游戏,而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自己的感悟和人生启示。 (3)家长的态度 由于传统的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虽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实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现在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正在不断增加,为了避免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这样的状况,当家长的应该积极支持素质拓展活动在初中阶段的实施。 (4)限制性因素 有的素质拓展的活动对场地有着特殊的要求,比如“野外穿越”就需要在山林里进行“,毕业墙”就需要有一面4m高的墙,受到场地的限制,可能一些活动无法进行,但是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可以选择其他一些可行性高的素质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课堂上进行试验,观察一下学生对于活动的热情。比如教师可以选择“盲人背瘸子”、椅子“渡河”等的活动,这些活动没有场地的限制,以及所需要的道具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实施起来也比较方便。 三、结语语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实施素质拓展活动,能够有效的改善现有环境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为传统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才会培养出新时期所需的人才。对中学实施素质拓展活动是可行的,学校以及教师应该根据现有的条件基础,通过精心设计,然后积极的开展活动,相信如果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引入教育论文素质拓展活动,会让学校的体育教学更加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 赵立柱.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J].学周刊,2012 (8 ):44 . [2] 张吾龙,胡德刚.中学生实施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112-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