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对发展学生体育个性的思考

时间:2014-07-09 14:18 点击: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现代体育教学思想,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发展学生个性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兴趣;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255-01 在体育教学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现代体育教学思想,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发展学生个性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兴趣;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255-01

  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但从目前的体育教学实践来看,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是不尽人意的。本人根据近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从改革体育教学的"软件"和"硬件"入手,以图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发展学生体育个性的重要意义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理论逐渐被人们接受。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培养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的重要性。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创造性人才"培养,这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不象任何其他人的意志特征的总和,它涵盖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等不同层面。"。简言之,个性就是"不象任何其他人"。"个性的本质特征在创造"。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希望,寄托于亿万人民的创造性,不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就不可能指望人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一个没有个性的社会是个没有创造力的社会。再者,随着社会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体育教育观点理解也不断深化,已由单纯生物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系统的体育教育观,从而丰富了教学的目的、任务。教育部早在2000年12月就颁布了全日制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建立正确体育价值观,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际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也在不同的体育政策中提出了同样的明确要求。

  2.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2.1对竞争意识的培养。竞争是体育竞赛最为突出的特点,而好胜心理正是中小学生鲜明的特点。体育游戏、运动竞赛、各种测试与评分等都为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动员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竞争与自我展现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竞争能力。

  2.2对学生性格的发展。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加的性格特点有不同要求,因而参加者可通过参加不同项目的活动,来发展自身良好的性格,改造性格上的弱点。

  2.3对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育、竞赛、训练中,学生必须在困难面前自我约束,及时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与障碍。运动中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胜利也常取决于"坚持下去"的努力之中。对于目前多为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说,只有长期的进行"再努力坚持一下"的努力,有益于发表文章意志品质的培养。

  2.4对能力的培养。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不仅仅是体育能力,还包括自我认识能力、协同配合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等。体育的多功能作用,在这方面也发挥的淋漓尽致。

  2.5对情绪的培养。体育活动中,人们抱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在运动竞赛中,由于激烈的对抗会产生紧张感,由于胜利会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对学生来说,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会诱发他们的情趣和爱好,运动环境的复杂多变,又激发他们的应变能力。这都能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意、愉快、欢乐、兴奋等情感体验。

  3.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3.1必须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施加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用同一标准来要求,而应分类施教。

  3.2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地让他们独立进行活动,并提供更多的自由,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

  3.3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首先应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教材的选用应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道德感、理智感和集体荣誉感。

  3.4建立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个性发展状况的标准。在评价过程中,要树立一个科学的评价观,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首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体育课要从根本上建立全新的体育教育评价指导思想,要淡化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其反馈、激励等功能。其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体育教育有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这些人文因素难以量化的。因此,必须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再次,适时进行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清醒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学生只有真正地掌握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因此,通过自我评价才能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总之,体育教学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使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体育,不同的学生在体育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